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 (1).docxVIP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 (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NUMPAGES2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标:

1.会写“御、侯、皎”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1.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寒食》《十五夜望月》。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相关的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传统节日习俗的诗句或文字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交流与习俗相关的诗句,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交流以前学过的与传统节日习俗有关的诗句。

2.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诗句中涉及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引导学生回顾。

诗句

传统节日

风俗习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

放鞭炮、贴年红、拜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

踏青郊游、扫墓祭祖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登山、赏菊

……

……

……

3.导入新课:除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我们在古诗中还能了解到更多的传统节日,以及不同诗人笔下的节日习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诗,了解诗中的传统节日和节日习俗。(板书:寒食十五夜望月)

设计意图:

回顾交流学生已有的积累,由他们耳熟能详的中华传统节日切入,既能增进学生对节日习俗的了解,又能激发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学习新的古诗打下基础。

二、自读《寒食》《十五夜望月》,初步把握古诗内容

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借助注释及自己的理解完成学习卡。

学习卡

古诗

《寒食》

《十五夜望月》

景物

我想象到的画面

节日习俗

2.学生活动。

(1)指名读古诗,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正音并指导读通顺。

(2)引导学生交流《寒食》中描写的景物及由这些景物猜想到的节日习俗。

学生交流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借助“春城”“御柳”等关键词的注释,初步理解诗的大意。

(3)引导学生交流《十五夜望月》中描写的景物,由中秋的习俗猜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形。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注释和自己中秋望月的生活经历把握诗的内容。

(4)学生朗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出对诗句的理解,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尽量读出诗歌的神韵。

注意:

诗意的理解不必追求统一的答案,学生在已有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只要意思接近、表述通顺即可。

设计意图: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查找材料和联系生活实践等多种方法,以交流为主的方式完成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不仅省时高效,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三、细读,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再读古诗,根据刚才填入学习卡的诗中景物,再次想象诗文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同桌交流想象的画面,相互启发之后,在诗句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3.汇报交流《寒食》。

(1)学生简要描述由诗中景物“春城、飞花、东风、御柳、汉宫、蜡烛、轻烟”想象到的画面。

(2)课件出示诗句,将“飞”“斜”“传”“散”标红,再请学生读,谈感受。

预设1:引导学生抓住“飞”和“斜”感受“东风”的影响,体会春日美景的灵动;

预设2:结合寒食节赐火的习俗,引导学生抓住“传”“散”等词语想象:暮色中,烛光点点,在皇宫和王侯贵戚们的府邸间流动,轻烟袅袅,飘散在皇宫和各府邸之间。

(3)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古诗。练习背诵。

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全诗浓郁的春意。

4.汇报交流《十五夜望月》。

(1)学生汇报由诗中景物“地(面)、(乌)鸦、冷露、桂花”想象到的画面。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或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交流体会到的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提问:中秋之夜仰望夜空,一轮明月映出了多少人对家乡、对家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啊!古代很多诗人都喜欢借月抒情,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将思念之情寄托在月亮中的诗句呢?

学生交流诗句。

(4)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课件出示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

教师引导:读了这些诗句,你又想到了课文中的哪句诗?

学生朗读:“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学生练习背诵古诗。

(6)教师小结:我们在读诗时,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材料,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画面,更好地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

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并领悟了抓住诗句中重点词语,通过朗读想象画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