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35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高分答题模板讲义
一、记叙文阅读
(一)概括文章内容
1.概括六要素: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按照“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为什么原因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格式进行概括。
2.概括主要情节:关注文章围绕主要人物展开的核心事件,抓住关键情节进行提炼,可采用“人物+事件”的简洁表述方式。
(二)分析记叙文线索
1.线索类型判断
?物线:文中反复出现的具体物品,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答题时可表述为“文章以[具体物品名称]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通过对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情感或文章主题]”。
?事线:围绕中心事件展开叙述,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回答时指出“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串联起[相关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了[主题]”。
?人线:以主要人物的行踪或情感变化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可写“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依次写了[相关情节],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情感或文章主旨]”。
?感情线:依据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起伏确定,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答题格式为“文章以‘我’对[事物]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从[初始情感]到[最终情感],层层递进,揭示了[主题]”。
?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分别按照时间推移、空间转换、作者的所见所闻来组织文章,如《藤野先生》以时间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表述为“以时间(地点、见闻)的变化为线索,依次写了[不同时间(地点、见闻)下的相关内容],展现了[文章内容和主题]”。
2.线索作用阐述: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答题套路为“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等事件,形成了[具体结构形式,如‘冰糖葫芦’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三)理解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作用是使文章按时间发展,条理清晰。答题时可写“文章采用顺叙的手法,按照[具体时间顺序或事件发展顺序]依次叙述了[事件内容],让读者能清晰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包括强调突出结局或某个重要情节,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使情节富于变化。例如“文章开头运用倒叙,先写了[结局或关键情节],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然后再回溯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突出了[文章重点或主题]”。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其作用为补充内容,丰富情节,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如“文中插叙了[插叙内容],补充了[相关背景或细节],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为下文[相关情节发展]做了铺垫,使文章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
(四)赏析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
1.语句赏析角度
?修辞手法:判断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按照“运用了[修辞手法名称],把[本体]比作[喻体](或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动作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或表达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趣味性等]”的格式进行赏析。
?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首的句子可能有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总领下文等作用;文中的句子可能起承上启下、总领上文或下文等过渡作用;文末的句子可能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首尾照应、结构完整等。例如“该句在文首,开篇点题,通过[具体描写]渲染了[氛围],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语言风格:如果语言风格鲜明,如豪放、婉约、朴实、华丽等,可指出“此句语言风格[风格特点],通过[具体字词或表达方式]体现了[风格的具体表现],使文章更具[独特韵味或感染力]”。
?用词准确传神: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如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动作的[具体特点或状态],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的[特征],副词准确地说明了[程度、范围、时间等情况]。例如“‘[动词]’一词用得妙,准确地写出了[人物或事物的动作表现],表现了[其性格、情感或特点]”。
?蕴含的哲理或启示:对于富有哲理的句子,要阐述其蕴含的道理以及对读者的启示,如“该句蕴含了[哲理内容],告诉我们[启示],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思考和感悟”。
?描写角度:从听、视、嗅、味、触觉等角度分析句子,如“从[描写角度]描写了[事物],使读者能[具体感受,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事物的特点或氛围]”。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散文阅读考点梳理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九年级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儒林外史》《水浒传》《简爱》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语文寒假测试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
- 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一部分专题01高频题型01用“分类与比较”的思想认识物质及其变化.doc
- 2018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文科综合(政治无解析).doc
-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历史选修三3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学案.doc
- 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doc
- 2018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3)练习阶段质量评估5.doc
- Unit1Art(读后续写讲练)-【写作课】-高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人教版2019).docx
- 四川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英语试题2.docx
-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2.docx
-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docx
-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2.docx
-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理科化学第16周限时训练.doc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2.docx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四月份月考生物试题.doc
-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A)含解析.docx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三仿真(一)文科综合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