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江西省大余县梅关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_选择性必修三册)..docx

2025届江西省大余县梅关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_选择性必修三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高三历史试卷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计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秦统一后,在讨论地方制度的御前会议上,主张分封制且有大批臣僚附和的丞相王绾却未能敌过独持异议的廷尉李斯,最终确立了郡县制。这说明当时()

A.三公九卿制发生异变B.朝臣掌握着决策权力

C.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D.制度服从于现实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秦统一后,在讨论地方制度的御前会议上,虽然主张分封制的有包括丞相王绾在内的众多官员,但廷尉李斯从现实出发,陈述郡县制对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最终被采纳,体现了制度服从于现实需要的情况,D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发生异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皇帝掌握决策权,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制作层级结构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层级结构存在于()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的层级结构,可知为清代的地方管理机构分布,D项正确;唐朝地方由节度使担任,排除A项;元朝地方由行省管理,排除B项;明朝还未设置总督,排除C项。故选D项。

3.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

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A.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其确立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强化封建等级秩序”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与选官制无关,排除B项;“国家开疆拓土的手段”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4.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并构成了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历史出口,据此判断,该时期是()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南唐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构成了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历史出口”,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C项正确;门阀政治是指中国东晋时期出现的士族与皇权的共治的历史现象,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南唐时期不符合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排除D项。故选C项。

5.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所述为古代中国户籍制度的发展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历代都比较重视户籍管理,户籍是征收赋税、征派徭役和兵役的依据,D项正确;人口流动不一定会导致社会动荡,排除A项;BC项只是目的之一,概述不全面,排除BC项。故选D项。

6.据记载,在古代雅典,公民不会因为照顾自己的家而忽视国家,即便是那些忙于业务的人也都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观念。这些记载说明,在古代雅典()

A.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公民参政意识强烈

C.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D.民主政治渐趋衰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公民不会因为照顾自己的家而忽视国家,即便是那些忙于业务的人也都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观念”可知,材料强调了国家意识和公民的政治意识,即强调公民参政意识强烈,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参政意识强烈,不是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