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_选择性必修三册)..docx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_选择性必修三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12月阶段性测试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生活于“族”之中。到春秋时期,普通民众一般都同时有两种身份,一是某族之人,二是某国之人。战国中期的《包山楚简》,载有大量只以居住地为称的“人”,如“新都人奠逃”“东阪人登步”等。这一发展变化表明()

A.社会秩序出现转型B.列国纷争加剧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人口增加D.户籍管理制度日益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生活于族”之中,体现了宗族血缘色彩;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某国之人和以居住地为称的“人”,体现了氏族与宗族力量渐退,血缘关系的影响在削弱,地域特征上升,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等)推动了社会转型(奴隶制向封建制)A项正确;列国纷争加剧人口流动,会导致原有的血缘影响减弱,但不是导致材料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经济发展会促进人口增加,但材料未体现此时人口增加等相关内容,排除C项;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日益成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2.西汉时期,有许多名臣佳话传世,如:董仲舒为了学业有成而“三年不窥园”;霍去病立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班超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而“投笔从戎”。这反映出当时的时代风貌是()

A.开放包容B.敬天保民C.谦恭谨慎D.锐意进取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为了学业有成而“三年不窥园”,霍去病立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班超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而“投笔从戎”,这些人物表现了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被后世传颂,D项正确;开放包容是体现对外政策的,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敬天保民思想更多体现的是对民意的重视,这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谦恭谨慎是体现个人品质的,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3.太和三年(229年),曹魏明帝下诏,“改汉旧律不行于魏者皆除之”,如“改《贼律》,但以言语及犯宗庙园陵,谓之大逆无道,要斩,家属从坐,不及祖父母、孙。......正杀继母,与亲母同”。这反映了当时

A.中华法系已发展成熟

B.民族交融推动法治文明进步

C法律儒家化倾向明显

D.社会动荡导致犯罪问题突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曹魏时期的中国。根据题干可知,“但以言语及犯宗庙园陵,谓之大逆无道”体现了对儒家所倡导的宗庙等观念的维护;“正杀继母,与亲母同”也体现了儒家的伦理观念在法律中的渗透。由此可知,这体现的是以儒入法,说明法律儒家化的倾向明显,C项正确;隋唐时,中华法制文明逐渐定型与完备,中华法系日臻成熟,具体标志是《唐律疏议》,排除A项;题干中并没有涉及民族交融的相关内容,无法得出民族交融推动法治文明进步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曹魏的《贼律》借鉴汉律,但有所改动,反映的是法律发展特点和趋势,未涉及社会动荡致犯罪问题突出,排除D项。故选C项。

4.垂拱二年(686年),武则天下令置甌,“以收天下表疏”,并成立甌院,设知匦使,“阅其书奏,然后投之”,如“知朝廷得失,军国利害,......不得壅滞”。天宝元年(742年),陈留尉李揆,“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唐代投甄制度()

A.促进科举制趋于完善B.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

C.有助于匡正时政之弊D.埋下了地方势大的隐患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武则天下令置甌,随时接纳天下表疏,以此知朝廷得失,军国利害”,有助于匡正时政之弊,进而提高政府的治理效能,C项正确;投甄制度不属于科举制的范畴,因此不可能促进科举制趋于完善,排除A项;唐代投甄制度旨在匡正时政之弊,并不是为国家选拔人才,排除B项;唐代投甄制度有助于匡正时政之弊,不可能导致地方势大,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自秦以降,历代都实行过公私皆禁的禁酒政策。宋朝不仅没有禁过酒,而且鼓励酿酒、饮酒。北宋开封有72座大酒楼,南宋杭州也是官私酒楼林立,批发零售分店更是遍布大街小巷。宋朝实行这一政策,意在

A促进商品经济繁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