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一、单选题
宜居带是距离恒星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环状区域,在这一范围内,温度适宜,水可以以液态形式
存在。2024年10月15日,我国发布了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将“宜居行星”探测列为五大科学
主题之一。读太阳系宜居带分布图(此图未按真实比例绘制,图中阴影区域为宜居带),完成下面小
题。
1.图中位于宜居带的行星是()
A.木星B.金星C.地球D.火星
2.宜居带内的行星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是()
A.距日远近适中B.能够发光、发热C.宇宙环境安全D.体积和质量适中
3“”
.我国进行宜居行星探测的意义不包括()
A.开拓新的领域,保障人类未来的发展B.缓解人口老龄化状况
C.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D.带动高新技术的发展
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A.正球体B.椭圆形C.扁球体D.不规则球体
5.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②④①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①地位②地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
7.③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A.(20°N,80°W)B.(20°S,80°W)
C.(20°N,80°E)D.(20°S,80°E)
2024年6月3日日本本州西海岸发生5.8级地震,笑笑想知道日本在哪里,她选用了“世界政
区图”;家住南京的小明想确定去南京中山陵的路线,他选用了“南京市城市交通图”;小红想要坐
火车去位于兰州的阿姨家,她选用了“兰州地形图”;家住长春的芳芳去“长春净月潭”旅游,她选
用了“净月潭景区导游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材料中选择地图不恰当的同学是()
A.笑笑B.小明C.芳芳D.小红
9.小明在去中山陵的路上打开手机上电子地图,当他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地图()
①显示范围将变小②显示范围将变大
③显示内容将变详细④显示内容将变简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每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我国是海洋大国,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强国建设是我们的历
史使命。下图为海底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目前,我国对海底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上,在图中对应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11.对图中各海底地形描述错误的是()
A.①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B.②是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
C.③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D.④是洋盆,宽广而又相对平坦
地理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实验:同时加热烧杯中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观察二者升温速度
的差异,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小题。
12.该实验可以说明的地理现象是()
A.海陆温度差异B.冬夏温度差异C.昼夜温度差D.不同海拔温度差异
13.下列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可以用该实验原理解释的是()
A.暑假期间,小明的爸爸带他去登山避暑
B.炎炎夏日,孩子们很喜欢到海边游泳
C.春节假期,哈尔滨冰雕展吸引众多游客
D.寒假期间,北方的游客喜欢到三亚避寒
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图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
题。
14.图中表示海沟的是()
A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9课时 实践活动:言说鲁迅大单元教学设计.pdf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0课时作文:先生,我想对您说大单元教学设计.pdf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1课时 语文园地八大单元教学设计.pdf
- 第1单元 活动1《寻找长辈的童年游戏》教案 浙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pdf
- 岭南版美术五下第1课《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核心素养教案.pdf
- 期末模拟卷 译林版 2024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含听力 含答案).pdf
- 人教内蒙古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 第1课 初识《画时画王》教案.pdf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导读课 大单元教学设计.pdf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交流新鲜的乡村见闻 大单元教学设计.pdf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 1.古诗三首 大单元教学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