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自觉症状
(一)恶寒类
恶寒:怕冷,取暖不得解。即病人时时觉冷,虽加衣履被,或近火取暖犹不能解其寒的症状。见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微恶寒:恶寒的程度较轻。可见于多种表证,如风寒初起、新感风热等证。又称微恶风寒。
背恶寒:仅感觉背部(背脊)局部恶寒。见于风寒羁于太阳经脉、或内伤脾胃虚寒、或寒饮停聚等证。
寒战:恶寒的同时伴有振动、战栗。即表现为怕冷,且全身不自主地颤动的症状。见于邪正交争激烈,或外感风寒重证、疫疠表证、阳虚寒凝证、热毒内陷证、疟疾、疗疮走黄、疽毒内陷等病证。又称为恶寒战栗、寒栗、战寒、振寒。
恶风:病人自觉怕风,或遇风则怕冷战栗,避风则缓。是风邪袭表卫气失和的表现。见于太阳中风、外感风寒表虚证及肺卫气虚证等。
畏寒(冷):怕冷,但加衣被,近火取暖,可以缓解。见于阳虚证、寒积证、寒饮证等。
腹部冷:自觉脘腹或小腹部寒冷 多伴有喜暖喜按。
见于脾胃阳虚、肾阳虚或寒滞肝脉、冲任虚寒等证。
下肢冷:自觉双下肢寒冷,可伴有喜暖。见于阳虚或经脉气血循行不畅(血痹)、热厥等证。
四肢冷:自觉手足四肢寒冷。见于经脉气血循行不畅或阳虚证。
四肢厥逆:四肢由手足冷至肘膝的症状。见于阳虚、阴盛阳微的少阴病证,或血脉不畅,阳气不达四肢,如阳脱、寒厥、热厥、蛔厥、痰厥等。又称肢厥、四肢厥冷。头恶风寒:自觉脑户寒冷,喜戴帽或以毛巾裹头,
不胜风寒。多见于风寒束表证。
背冷:自觉背部寒冷,欲得温暖。见于心阳虚、脾胃虚寒、寒饮停聚等证。
腰冷:自觉腰部寒冷,溶溶如坐水中,或如束冰袋,欲得温按。见于肾阳虚衰、寒湿阻络等证。
膝冷:自觉膝关节局部寒冷,可伴恶风寒。见于风寒湿邪痹阻关节证、鹤膝风等。
关节冷:自觉四肢关节寒冷,可伴恶风寒。见于风
寒湿邪痹阻关节证。
(二)发热类
发热:体温超过正常,或自觉有热感。又称身热。
见于热证、外感疾病、阴虚、瘀阻、蕴毒等。
微热:发热不高,一般不超过 ,或仅自觉发
热。见于外感初期、轻证,温病后期,或阴虚、气郁、血瘀、气虚等证。
长期低热:长期发热不止,热势不高(体温一般小
于。见于气虚、阴虚、气郁血瘀等证。
壮热:身体发热,热势壮盛,扪之灼手,或伴恶热
烦渴,属高热,热势高,稽留热,体温持续于见于时疫瘟病、阳明病里实热证等。
℃以上。
烦热:发热,体温高于 ,伴烦躁;或仅自觉发
热,体温不甚高,甚至正常,而伴心胸烦闷,烦躁不安(此种情况多称为心胸烦热,见该条)。见于热证、阴虚火旺证等。
热势起伏:发热,热度时高时低,体温波动。见于湿热、湿温、痈疡、气郁等病证。
弛张热:发热,一日内体温上升、下降波动在以上,但不降到正常。见于热证邪正交争。
潮热: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汐一般。见于湿热证、阴虚证、阳明腑实证等。
午后潮热:每于下午 到证。又称日晡潮热、阳明潮热。
点发热,见于阳明腑实
身热夜甚:发热,热势以夜间为甚。见于热入营血、血瘀、阴虚等证。
夜热早凉:夜间发热,晨起热退,见于温病后期,邪伏阴分,阴虚血亏或瘀血内郁等证。
骨蒸发热:身热,发热如从骨中蒸蒸而出,或伴微汗出。见于阴虚火旺证。
身热不扬:不甚发热(体温多未达高热,低于,扪久才觉灼手,见于湿温、湿热证等。
手足心热:两手心、足心发热,手、足心温度高于手、足背,或自觉手、足心热感。见于阴虚证或火热内郁证等。
五心烦热:两手心、足心发热,且伴心胸烦热,体
温不升高。见于阴虚火旺证。
心胸烦热:自觉发热,伴心胸烦闷,烦躁不安。见于热结胸胁、阴虚、气郁、脏燥等病证。
劳累发热:劳累后发热,或劳累后热势更盛。见于气虚证。
头部热感:自觉头部发热。多见于阴虚证、热证。头面烘热:头面部阵发热,热来时可伴有面红等,
见于脏燥、阴虚证等。
(某局部)灼热:某局部皮肤发热,触之皮温较高。见于局部疮疡、疖肿等。
背热:自觉背部发热,见于悬饮病、邪犯太阳经脉
等。
身热,初按热甚,久按热反减轻:发热,全身肌肤
热,刚用手按时觉较热,但按久反觉热减。见于外感疾病发热。
身热,初按未觉热,久按热反甚:发热,但刚用手按压患者肌肤时不觉很热,久按反而热甚。见于里热证。
肌肤灼热:自觉全身或局部肌肤灼热感,或用手按压肌肤时感觉灼热。见于热毒炽盛等证。
身热不甚:自觉身热,或体温偏高(轻、中度发热),但用手触摸肌肤,无论初按或久按均不觉太热。提示无明显热邪或热邪较轻。
(三)寒热间夹类
乍寒乍热:寒热交错,时而恶寒,时而发热,寒热
发作无规律。见于惊风、脏燥等。
恶寒发热:恶寒与发热同时并作。为外感表证的主
症,或见于痈疡溃脓等。
恶寒重,发热轻:恶寒与发热同时并作,恶寒的程
度较发热重。见于风寒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发热与恶寒同时并作,发热的程度较恶寒重。见于风热犯肺或暑湿袭表等证。
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先有恶寒,甚或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