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CR
一、编制背景
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研究与生产的难点和热点,也是实现中药现代
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在药品抽检的不合格产品中,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占比较
高,以次充好、染色增重、掺杂使假、违法加工等问题层出不穷。为牟取暴利,
部分不法商贩常以低成本的米粉(汤)、淀粉、糊精或植物蛋白掺入中成药中
冒充高价中药材。因此建立准确鉴别大米源性成分掺伪的技术,对维护和监督
中成药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大米成分的检查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在中成药中相关的检查
方法有限。针对中成药掺伪水稻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在《中国药典》及相关
药品标准中均无涉及。检测中成药中的米粉(汤)、淀粉、糊精等掺假成分常
采用感观检测和化学分析方法,但是该类方法具有人为判断误差大、灵敏度低、
特异性差等缺点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监督的需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
鉴定技术在水稻源性成分的鉴别中得到不断应用,很大程度弥补了传统鉴别
方法的不足。
中成药中掺伪成分很多为淀粉,但由于缺乏特征性成分,显微及化学方法
很难鉴别。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鉴定技术在大米源性成分的鉴别中得
到不断应用,很大程度弥补了传统鉴别方法的不足。2020年版《中国药典》
增加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通则,进一步促进了中药分子鉴定技术的深
入和普及,然而对于中成药的分子鉴定研究报道相对较少,获取高质足量的
DNA较为困难是其难以采用分子鉴定技术的重要原因。有针对特殊样品的水
稻源成分的检测方法报道,但缺少针对中成药基质大米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
中成药成分复杂,因此本研究以掺伪成分为研究对象,基于特异性扩增的方法,
筛选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大米源性成分鉴定引物,仅能扩增出大米源性成分DNA
1
模板中的特定序列,从而建立中成药中大米源性成分掺伪问题的鉴定方法,为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目前,国内尚无专门针对中成药中大米源性成分检测方法标准,仅在国家
药监局发布的4个中成药补充检验公告中有涉及,黄连上清丸(水丸)、龙胆
泻肝丸(水丸)、防风通圣丸(水丸)和风寒咳嗽丸(水丸)中水稻源性成分
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BJY202107)。该方法仅包含四味中成药,无法满足企
业对原料和成品进行质量控制,以及相关检验机构、审评和监管部门对相关产
品进行日常检测和监管工作的需要。
为了帮助中成药收购、仓储、生产、流通、质量控制、市场监督等领域,
能够通过快速检测发现大米源性成分,保障中成药的质量安全,保护人体健康。
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际调研,借鉴《中
国药典》等国内外标准对中成药中大米源性成分定性检测的要求,联合江苏省
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各相关单位研究制
定该团体标准。本标准应用PCR扩增技术对中成药中的大米源性成分进行快
速、准确的检测,能够精准判定中成药产品是否与标签标注成分的一致性。可
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规范中成药市场
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任务来源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2025年1月发布的关于《中成药
中大米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PCR法》等两项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由南京
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作为团体标准《中成药中大米源性
成分定性检测方法PCR法》的牵头起草单位,负责组织该团体标准的编制工
作。
三、标准的编制
(一)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1.项目负责人
2
龚玉霞:主要负责标准总体策划和协调;
吕兴祥:负责标准的技术内容统筹;
徐文君、李桂杰负责标准的查新、资料和实际调研,标准文本的起草和修
改及标准的送审及报批;
杨兵、孟鹏、卢清瑶、徐晓岚、杨晓莉、杨广满、刘立芳等负责对标准文
本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2.项目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由龚玉霞、吕兴祥、徐文君、李桂杰、卢清瑶、徐晓岚、杨兵、孟
鹏、杨晓莉、杨广满、刘立芳等专家共同起草。
3.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江苏省食品药
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吉林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