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04课 古诗三首-2024年新三年级语文暑假自学课(统编版)__1.docx

第04课 古诗三首-2024年新三年级语文暑假自学课(统编版)__1.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古诗三首

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能读出诗句的节奏和语调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4.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5.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逐步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课文内容解读。

《古诗三首》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本课重点是通过初读了解古诗大致内容,能说出三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细读,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山行》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山中景致,后两句写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富有理趣的警句。《赠刘景文》中的诗句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跃然纸上,用“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的丰收景象,显露勃勃生机,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揭示了赠诗的目的。《夜书所见》以景衬情,动静结合,运用对比手法表达诗人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二、相关资料。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主要作品:《游园不值》《嘉兴界》《访隐者》《四朝闻见录》等。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看拼音写汉字

hánshuāngxiépō zèngsòng júhuā cánpò

2.辨字组词。

首()刘()君()道()对()军()

径()增()桃()经()赠()挑()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行”读音:①háng②xíng???人行道()???银行()步行()(2)“处”读音:①chǔ??②chù????处分()???到处()???处理()

4.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山行:_______远上:_______寒山:_______石径:_______

荷尽:_______菊残:_______傲霜:_______萧萧:_______

客情:_______促织:_______

5.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要记住啊,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就是这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初冬时节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阵阵飒飒的梧桐叶响,传送着秋的声音;江面上凄冷的秋风,引起我无尽的思乡愁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字多义任我选

坐:①坐下;②(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③瓜果等植物结实;④把锅、壶等放在炉子上; ⑤因为

(1)火旺了,快把锅坐下。()

(2)妈妈坐在沙发上织毛衣。()

(3)这座房子坐北朝南。()

(4)花谢后,瓜秧上坐了三个小瓜纽儿。()

(5)停车坐爱枫林晚。()

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写景,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处景物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①“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

②诗句中“____________”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____________”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