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魏晋南北朝时期.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总体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北周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东汉隋朝东魏北齐宋梁齐陈南朝北朝西魏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

思考: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析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一)总体特征:长期分裂,政权更替频繁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二)重要制度中央体制:三省体制逐渐形成出现三教并立局面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长期分裂,政权更替频繁中央体制:三省体制逐渐形成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思考:解释九品中正制的含义及其影响(一)总体特征:(二)重要制度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01九品中正制,在州县置中正官,考察辖区人才的高下。品级分为九等,列在下等的,永不得仕进。02五品以上的官僚共4022人,统计了这些人的出身背景。其中,士族出身的占67.1%,小姓出身占18.2%,寒素出身占14.7%。0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从四世纪到十世纪大约七百年间,中国政治被这30个左右的绅士家族所独占”“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04选官的权力在地方,影响中央集权05以门第出身为标准,不注重才能

“江南朝士,……未尝目观起一坺fá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颜氏家训》“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置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

12总体特征:长期分裂,政权更替频繁重要制度——三省体制和九品中正制1、中央体制:三省体制逐渐形成——门第为标准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重要制度——三省体制和九品中正制01总体特征:长期分裂,政权更替频繁02重要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内容。03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重要制度——三省体制和九品中正制总体特征:长期分裂,政权更替频繁重要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北魏统一北方东晋时,鲜卑族拓跋部首领建立代国,但不久被前秦吞并。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01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像02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重要制度——三省体制和九品中正制宗主督护制长期分裂,政权更替频繁(一)总体特征:01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阶级矛盾尖锐—(三)重要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02

宗主督护制宗主北魏初期,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地主豪强,只得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但他们趁机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同时,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农民北魏政权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重要制度——三省体制和九品中正制宗主督护制民族压迫政策长期分裂,政权更替频繁(一)总体特征: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尖锐—(三)重要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logo吏治黑暗,加深矛盾官无俸禄,任意搜括俸禄制吏治好转,缓和矛盾社会问题形成原因改革措施作用

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魏书·高祖纪》“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020103俸禄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社会问题形成原因改革措施作用吏治黑暗,加深矛盾官无俸禄,任意搜括俸禄制吏治好转,缓和矛盾百姓流亡、土地荒芜长期战乱均田制、租调制恢复经济,增加收入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资治通鉴》露田身死还田桑田子孙相继

租调制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北魏孝文帝改革社会问题形成原因改革措施作用吏治黑暗,加深矛盾官无俸禄,任意搜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