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NUSAP1、SMO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endometriosisassociatedovariancancer,
EAOC)是指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具有恶性潜能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逐
渐恶变转化为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atypicalendometriosis,AE)、浸润性癌。
近年来EAOC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ian
endometriosis,OE)恶变的机制及其临床特点,有助于EAOC的早期诊断与治
疗,改善临床预后。通过检测OE恶变过程中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
(NUSAP1)及Smoothened蛋白(SMO)的表达水平,研究其相关性以及与子宫
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的关系。
研究方法:
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3月—202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
膜异位症(OE)、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AE)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
(EAOC)三组患者的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OE、16例AE、
37例EAOC病理组织中NUSAP1及SMO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检测10例OE、4例AE、10例EAOC病理组织中NUSAP1及SMO
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NUSAP1、SMO表达水平与EAOC不同临床特征
及预后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
1.NUSAP1蛋白高表达率在OE、AE、EAOC三组中为23%、56%、84%,
SMO蛋白高表达率在OE、AE、EAOC三组中为13%、44%、78%,均是递增
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AOC组织NUSAP1与SMO的
蛋白高表达率显著相关(P0.001)。
2.在OE、AE、EAOC三组病变组织中,NUSAP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
为1.02±0.22、11.63±2.08、37.67±2.22;SMO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
0.08、1.53±0.26、4.07±0.47。EAOC组NUSAP1及SMO的mRNA都显著高
于内异症组和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001);同时内异症和非典型内异
症两种蛋白的mRNA表达也是有统计学差异的(P0.05)。
3.NUSAP1蛋白表达水平与EAOC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FIGO分期、
铂敏感性显著相关(P均0.05);而SMO蛋白表达水平仅与EAOC患者FIGO
分期有关(P0.05)。
4.对EAOC组患者总生存期进行生存分析,K-M曲线提示,NUSAP1蛋白
高表达的内异症相关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6.85%,而NUSAP1低表达的内
异症相关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0%,统计学没有明显差异存在(χ
2=0.1701,P=0.68);SMO蛋白高表达的内异症相关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
89.38%,而SMO蛋白低表达的内异症相关卵巢癌患者总生存率为71.43%,两
2
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1.439,P=0.2303)。
研究结论:
1.NUSAP1、SMO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过程具有相关性,二者随
病变进展而表达增高,两者可能参与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的发生发展
过程,并且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相关。
2.NUSAP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患者的铂耐药
相关。
3.EAOC患者总生存率与NUSAP1及SMO蛋白表达水平未见相关性。
硕士研究生:唐新华(妇产科学)
指导教师:王黎明(教授)
关键词:内异症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歌谣周刊》作者群体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兴起.pdf
- 3D产品表面彩色移印着色技术研究.pdf
- 3-硝基酪氨酸和维生素K1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研究.pdf
- 99mTc-MIBI显像联合超声检查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pdf
- AbMYB11激活苯丙烷代谢调控双孢蘑菇抗病性的研究.pdf
- Akkermansia muciniphila对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及机理研究.pdf
- APE1的相分离机制及与DNA损伤修复的潜在联系.pdf
-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Y07发酵不同豆类功能活性及风味成分研究.pdf
- C57BL_6小鼠苍白球铁沉积诱发运动障碍的机制研究.pdf
- CA125的动力学变化与免疫组化指标对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预后价值的探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