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T/JAASSXXXX—2025
稻麦秸秆沟埋还田固碳增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和小麦秸秆沟埋还田固碳增产的术语和定义,所需要的耕作措施与机械、播种、肥水管理、杂草防治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小麦种植系统秸秆沟埋还田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3658-2020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DB34/T2655稻茬麦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2111/T0010-2021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规范
NY/T995-2006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秸秆沟埋还田ditch-buriedstrawreturn
作物秸秆收获后,以开沟的方式将全田的秸秆埋入深层土壤,以实现秸秆全量还田和清洁地表。
3.2
土壤固碳soilcarbonsequestration
将大气中CO2转化为一种稳定的含碳物质,并将其长期储存在土壤中的过程,主要通过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途径来实现。
3.3
水稻、小麦联合收获rice/wheatcombineharvesting
用水稻或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一次完成切割(脱粒)、脱粒(切割)、分离和清粮等作业。
4土壤条件
地势平坦,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2018的规定。
5作业流程
5.1作物收获
水稻和小麦均采用联合收获机适时收获,收获机械分别符合DB2111/T0010-2021和NY/T995-2006标准。
5.2秸秆处理
2
T/JAASSXXXX—2025
水稻和小麦秸秆采用联合收割机后部加装沟埋一体机,秸秆沟埋还田处理采用开沟机开挖深沟,彼此间距2m,每条沟宽度20cm,深度30cm(秸秆层位于20cm土层左右),秸秆整杆平铺于沟底,机械覆土掩埋,开沟面积仅占全田面积的10%。埋秸沟位置每季轮换,一年(稻麦两季)轮换两次,5年完成一个沟埋周期(图1)。
图5秸秆沟埋还田操作流程示意图
5.3播种
水稻品种宜选择南粳5055,小麦品种宜选择扬麦29,大田选用种子应符合GB4404.1-2008规定的质量标准。水稻采用移栽方式,行穴距为25×15cm,每穴4-5苗。小麦采用条播,播种量10-15kg/亩。
针对小麦生育期常见的黑穗病、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病害,在小麦播种前,可用戊唑醇(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给小麦拌种。拌种药剂用量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拌过药剂的麦种要单独存放,防止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种子包衣质量符合GB/T15671的规定。
6作业前准备
6.1作业方式选择
水稻和小麦收获前,应做好田间倒伏程度调查,发生严重病虫害的秸秆不宜还田,应及时移除。人工将倒伏区域进行收获。
6.2田块准备
清除田间作业道路上的障碍物,不能清除的障碍物加以标志。
6.3机具操作者要求
6.3.1机具操作者应通过专业操作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
6.3.2作业前应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掌握机具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机具。
3
T/JAASSXXXX—2025
7作业质量指标
7.1秸秆沟埋作业
水稻和小麦以整杆的形式埋入深层土壤,麦草深度误差≤5cm(即25-35cm)。埋草后进行覆土镇压作物,镇压后土壤容重与不扰动区域相近,地表平整度≤3cm。
7.2沟埋作业深度
秸秆在较深处还田时,氧气供应不足,容易导致厌氧发酵,因此应合理控制埋深,建议沟埋深度在20-30厘米,以保持一定的氧气供应,促进好氧分解,实现养分循环,作物吸收利用和增产。沟埋过深会导致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酚类、甲醇、氨等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作物生长,造成土壤酸化,以及秸秆氮的固定,难以实现养分循环。
7.3沟埋后浅旋作业
水稻和小麦秸秆沟埋后采用浅旋(≤5cm)创造适宜的种床,整地农机操作应符合NY/T3658-2020和DB34/T2655的要求。
8配套农艺措施
8.1施肥
稻季播种前施用纯氮180kg/hm2,P2O5180kg/hm2,K2O15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