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五上』第四单元主题阅读
知识点:爱国情怀
学习目标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文章内容,感悟作者的爱国思想。
单元概览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爱国”这个主题编排的。由3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一篇略读课文《小岛》组成。
《示儿》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至死不变的爱国热情。《题临安邸》揭露了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生,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丑恶行径,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己亥杂诗》揭露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反映了诗人渴望出现风雷激荡的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局面。
《少年中国说(节选)》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景,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鼓励他们奋然而起,投入到改造旧中国的战斗中去。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并对中国未来充满希望。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小岛》主要写一位将军来到小岛慰问岛上的海防战士们,被战士们精心种植的菜地所震惊和感动,赞扬了守卫祖国海疆的战士们苦中作乐、积极乐观的品质,表现了战士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的4篇课文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我们在阅读这组课文时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阅读要素
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古人写诗“一草一木皆有意,一山一水总关情”。诗歌中常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如《示儿》中,饱含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题临安邸》中,作者通过对统治者的讽刺,表达了对国家的一片赤诚;《已亥杂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富强的期望。
如何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呢?
1.看题目。许多诗歌的题目就已透露了作者的情感,如李白的《送友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个“送”字说明了诗歌表达的是惜别之情。
2.看诗歌中的事物。有些诗歌中没有点明情感的字眼,但有代表某种情感的事物。作者通过描写这些事物抒发感情。一般情况下,“杨柳”用来表达离愁别绪;“鸿雁”“月亮”借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花落”“杜鹃”表示伤感;“松”“菊”“梅”“竹”象征坚韧、高洁的品格。
3.看关键句。有很多诗歌,作者会用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点明诗歌的情感。抓住关键句往往能快速把握诗歌的情感。如《示儿》的“但悲不见九州同”和《题临安邸》的“西湖歌舞几时休”都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
4.看作者。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观点、作品风格等,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情感。如李白的性格豪放不羁,他的诗多是豪放飘逸的;杜甫经历了战乱动荡,他的诗多是忧国忧民的;陆游则多在诗中表现出爱国情怀;王维的诗歌偏重田园情思。
5.看背景。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事而作。作者所处时代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如李清照前期的诗歌是轻快明丽的,但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受尽劫难和折磨,生活的巨变导致她诗歌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沉重、凄伤、哀婉。
拓展提升
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表达同一个意思,互相照应。首尾呼应可使文章结构更紧密,内容更完整,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如《圆明园的毁灭》第1自然段概括阐述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结尾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相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便跃然纸上。
如何运用首尾呼应的方法呢?
1.写好开头。既然结尾呼应开头,那么开头要尽量将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如《圆明园的毁灭》第1自然段的“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中心句。
2.结尾对前面叙述过的内容精简概括,换一种表达方式总结。如《白鹭》的第1自然段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接着具体阐释白鹭的美,结尾总结“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注意开头和结尾应表达同一个意思,形象、内容上要呼应。开头和结尾在表述时可用意思相近的话进行呼应,且结尾要能深化主题。
一、(23-24五年级上·陕西西安·期中)阅读实践。
选文一:少年中国说(节选)
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②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04课 古诗三首-2024年新三年级语文暑假自学课(统编版)_.docx
- 第04课 古诗三首-2024年新三年级语文暑假自学课(统编版)__1.docx
- 第4讲《二十四孝图》【学生版】.docx
- 第05课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024年新三年级语文暑假自学课(统编版)_.docx
- 第05课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024年新三年级语文暑假自学课(统编版)__1.docx
- 第06课 秋天的雨-2024年新三年级语文暑假自学课(统编版)_.docx
- 第06课 秋天的雨-2024年新三年级语文暑假自学课(统编版)__1.docx
- 第07课 听听,秋的声音-2024年新三年级语文暑假自学课(统编版)__1.docx
- 第8讲 《父亲的病》【教师版】.docx
- 第8讲 《父亲的病》【学生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