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稻-麦轮作模式碳排放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docx

《稻-麦轮作模式碳排放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T/JAASSXX—2024

稻-麦轮作模式碳排放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麦轮作模式碳排放评价的基本原则、术语和定义、系统边界确定、数据收集与处理、碳排放计算方法以及报告编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轮作碳排放的评价,旨在全面评估稻-麦轮作的可持续性,为农业生产单位、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提供评价方法与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040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24067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

NY/T4300

气候智慧型农业作物生产固碳减排监测与核算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稻-麦轮作模式rice-wheatrotationmode

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换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农业生产模式。3.2

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GHG

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

[来源:GB/T32150—2015,3.1,有修改]

注:本文件涉及的温室气体包含二氧化碳(CO)、甲烷(CH)和氧化亚氮(NO)。3.3

全球变暖潜势globalwarmingpotential;GWP

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度的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度影响相关联的系数。

[来源:GB/T32150—2015,3.15]3.4

二氧化碳当量carbondioxideequivalent;CO2e

在辐射强度上与某种温室气体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来源:GB/T32150—2015,3.16]

注: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温室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变暖潜势值。3.5

2

T/JAASSXX—2024

碳排放评价carbonemissionassessment

系统中GHG排放量和GHG清除量之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并基于气候变化这一单一环境影响类型进行评价。

3.6

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

活动数据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系数。[来源:GB/T24067—2024,3.2.7]

3.11

系统边界systemboundary

通过一组准则确定哪些单元过程属于产品系统的一部分。[来源:GB/T24044—2008,3.32]

4系统边界

4.1生产环节

4.1.1农资生产与运输

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资从原材料开采、生产制造到运输至稻麦种植田块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1.2田间作业

水稻和小麦种植过程中的耕地、播种、灌溉、施肥、施药、收获等环节的能源消耗(如燃油、电力)及相关温室气体排放。稻田与麦田的水分管理(如排水、晒田)、杂草与病虫害防治、作物残茬处理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1.3产后处理

稻麦收获后的烘干、储存、运输等环节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

4.1.3土壤碳库变化

稻-麦轮作周期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作为碳汇或碳源进行核算。

4.2时间范围

以一个完整的稻-麦轮作周期为核算时间范围,从水稻播种开始至次年小麦收获结束。

5数据收集与处理

5.1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a)农资数据: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资的种类、数量、来源地及采购凭证;

b)能源数据:统计田间作业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灌溉泵等)的燃油消耗或电力消耗数据,可通过设备的燃油表、电表读数或能源供应部门的发票记录获取;

c)农业活动数据:详细记录耕地深度、播种量、施肥量、灌溉水量、农药使用量、作物产量、残

3

T/JAASSXX—2024

茬处理方式等田间操作数据,以及稻田与麦田的面积等基础信息;

d)土壤数据:在稻麦种植周期开始前和结束后,按照标准土壤采样方法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可委托专业土壤检测机构进行分析;

e)运输数据:收集农资运输距离、运输工具类型及运输量等信息。

f)排放因子:包括系统边界内可能对碳排放有实质性贡献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通过查询IPCC报告和国内外专业数据库获取。

5.2数据处理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准确性、完整性和合理性审核,检查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值或缺失值,如有问题及时进行核实与修正。可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逻辑关系检查等方法进行验证。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