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曲阜全市共有古树17000余株,其中三孔有古树10270余株,是全国古树名木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孔庙、孔府的林木覆盖率约65%,孔庙有古树1065株,属于一级古树822株,孔府70株,属于一级古树40株,主要是侧柏和圆柏。???孔林的林木覆盖率达95%,百年以上的古树有9135株,属于一级古树有491株,以圆柏、侧柏和黄连木为主。
嘉庆-圣集大成康熙-万世师表
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孔庙—仰圣门(万仞宫墙)。“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8尺。据说,有人称赞孔子的弟子子贡很有学问,子贡听说以后,就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这么高,人们一看便会看见墙内的一切,而我的老师孔子的这道墙有数仞,不找到它的门是不能看到墙内宗庙之美丽、房舍的多种多样”。后人为表达对孔子的敬仰,明代胡缵宗就写了“万仞宫墙”4个字镶在城门上,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换上了自己写的“万仞宫墙”4个大字。这就是“万仞宫墙”的来历
泮水桥泮水桥”与行宫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义为“盼水”。过去读孔孟之书,考上高等学府叫“入盼”古代学宫前的水池叫泮池。古代入高等学府叫入泮由于桥两边各有一株圣柏,夹桥耸立,所以人称此景为“二柏担一孔”。
孔庙—金声玉振坊 “金声玉振”坊,孔庙的第一座石坊。“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在古代奏乐时,以击“钟”为始,击“磐”为终。金声玉振的原意为一首完善的乐曲。孟子将孔子思想比喻为一首完美的乐曲。
孔庙—棂星门 明代所建,清代重修。“棂星门”系乾隆御笔。相传天上有个掌管文化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天镇星”,人们把孔子比做天上施行教化,广教英才的棂星,尊孔如尊天。
孔庙—太和元气坊明代所建。古人认为宇宙间万物之所以能够生长存在,乃是太和元气作用的结果。后世把孔子之道比做太和元气。明代的成化皇帝评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也就是说有孔子之道则有天下,没孔子之道则无天下,反孔子之道则失天下。
孔庙—至圣庙坊在太和元气坊之北。坊额篆书“至圣庙”三字,明代所建。宋真宗追赠孔子为“至圣文宣王”,“至圣庙”一词由此而来。
孔庙—圣时门位于至圣庙坊以北,此为孔庙的第二进院门。“圣时”极赞孔子思想主张经久不衰,是适合时代的圣人。皇帝来曲阜朝孔,走圣时门,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打开“圣时门”,除这两种情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
孔庙—弘道门 “弘道门”是孔庙的第三道门,进入即为孔庙的第三进院落。“弘道”赞孔子总结了先贤先圣的经验,尤其弘扬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
孔庙—大中门 位于弘道门之北,穿过此门即为孔庙的第四进院落。中,取“中庸”之意,待人接物采用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离开中者,就不是正道,成了邪道、歪门。“中”前加一“大”字,显示后人对孔子中道的赞扬。
孔庙—同文门位于大中门之北,奎文阁南,是孔庙的第五进院落。同文门周无墙垣,孑然独立在奎文阁之前,担当着屏障的角色。中国的宫殿建筑在主体建筑之前,常常有小的屏障,以示庄严。“同文”二字出自《礼记》“书同文,行同伦”,意为整个人类思想统一到孔子的思想上来。
孔庙—奎文阁 藏书楼,是收藏御赐书籍的地方,位于第五进院北。“奎”是星名,后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在孔庙建奎文阁。这座楼阁完全是木质结构,构造坚固而且合理。清康熙年间地震,“十间房子倒者有九,存者有一,奎文阁巍然不动”。
孔庙—十三碑亭十三碑亭:奎文阁北就是孔庙的第六进院落,也叫十三碑亭院。内有十三碑亭,在东西通道两侧,南边8座,北边5座,因为都是经皇帝批准立的碑,因此又叫御碑亭。这些石碑都是赑屃(bixi)驮着。去孔庙可别忘了摸摸赑屃。“赑屭”是吉祥物,传说龙王有九子,它是第8子,它爱“文”,善于负重,石碑有文字而沉重适合其特点,形象应为龙头、龟身、鹰腿、蛇尾。据说:“摸摸赑屭的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赑屭的腚,一辈子不生病”。
孔庙—十三碑亭孔庙十三碑亭位于曲阜孔庙,是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始建于唐代,经过元代和清代的扩建,形成了现有的十三座碑亭。?这些碑亭分为南八北五,布局呈东西排列,亭内存有唐至民国的碑刻50余块,碑文多为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使用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真、草、隶、篆书体俱全。
最大的石碑(大成门东第一亭内),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所立,为康熙皇帝御制。碑身重35吨,连同碑趺重达65吨。石料采自于北京的西山,当时从北京将碑刻好后,沿京杭大运河从通州运往济宁,中间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然后再从济宁运至曲阜。因石碑太重,当时征用了民工600人,耕牛443头,趁冬季寒冷,在行进的道路上泼水使其结冰,让石碑在冰上滑行。据史料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语》导读第1讲——孔子的时代与生平.pptx
- 《论语》导读第2讲论语的版本和内容.pptx
- 《论语》导读第5讲孔子及其弟子子贡.pptx
- 《论语》导读第6讲孔子及其弟子子路.pptx
- 《论语》导读第7讲孔子及其弟子颜回.pptx
- 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卷B英语试题扫描版.doc
-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忻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