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二.docx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二.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

文言文阅读二

上海市嘉定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与友人论门人书(明)顾炎武

①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闵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然欲使之效曩者二三先生,招门徒,立名誉,以光显于世,则私心有所不愿也。若?西汉之传经,弟子常千余人,而位富者至公卿,下者亦为博士,以名其学,可不谓荣欤,而班史乃断之曰:“盖禄利之路然也。”故以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子曰:“三年学,不至于彀,不易得也。”而况于今日乎?

②今之为禄利者,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穷年所习不过应试之文,而问以本经,犹茫然不知为何语,盖举唐以来帖括之浅而又废之。其无意于学也,传之非一世矣,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惟贫而不能徙业者,百人之中尚有一二。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欲速成?名于世,语之以五经则不愿学,语之以白沙、阳明之语录,则欣然矣,以其袭而取之易也。其中小有才华者,颇好为诗,而今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吾行天下见诗与语录之刻,堆几积案,殆于瓦釜雷鸣,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不能说也。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其谁从之?“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若徇众人之好而自贬其学,以来天下之人,而广其名誉,则是枉道以从人,而我亦将有所不暇。惟是斯道之在天下,必有时而兴,而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虽去之百世而犹若同堂也。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庶不为恶其害己者之所去,而有王者起,得以酌取焉,其亦可以毕区区之愿矣。

③夫道之污隆,各以其时,若为己而不求名,则无不可以自勉。鄙哉硁硁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高明何以教之!

(节选自《亭林诗文集》)

20.校勘本文时,发现第①段和第②段,各有一处字迹模糊,填入方框内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乃以 B.尔则 C.其而 D.故然

21.下面对上文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求学三年,做不到公卿的人,是不容易见到的。

B.求学三年,仅依靠经术做官的人,是不容易的。

C.求学三年,不去求官做的人,是不容易见到的。

D.求学三年,没领悟君子教诲的人,是不容易见到的。

22.赏析上文第②段的画线句。

23.下面文字为《与友人论学书》结尾,该文主要是与友人谈为学之道。请结合两文标题,探究作者是如何卒章显志的。

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虽然,非愚之所敢言也,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科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

(唐)柳宗元

①太史公尝言:世之学孔氏者,则黜老子,学老子者,则黜孔氏,道不同不相为谋。余观老子,亦孔氏之异流也,不得以相抗,又况杨、墨、申、商、刑名纵横之说,其迭相訾毁、抵捂①而不合者,可胜言耶?然皆有以佐世。太史公没,其后有释氏,固学者之所怪骇舛逆其尤者也。

②今有河南元生者,其人闳旷而质直,物无以挫其志;其为学恢博而贯统,数无以踬其道。悉取向之所以异者,通而同之,搜择融液,与道大适,咸伸其所长,而黜其奇邪,要之与孔子同道,皆有以会其趣。而其器足以守之,其气足以行之。不以其道求合于世,常有意乎古之“守雌”者。

③及至是邦②,以余道穷多忧,而尝好斯文,留三旬有六日,陈其大方,勤以为谕,余始得其为人。今又将去余而南,历营道,观九疑,下漓水,穷南越,以临大海,则吾未知其还也。黄鹄一去,青冥无极,安得不冯丰隆、愬蜚廉③以寄声于廖廓耶?

【注】①抵捂:即“抵牾”,矛盾。②是邦:当时作者被贬永州。③丰隆:传说中云神的名字;蜚廉:传说中风神的名字。

21.下列各项中治学观点与作者不一致的一项是()

A.孔子与诸子的学说思想存在矛盾不合之处。

B.孔子与诸子的学说思想都有助于社会人生。

C.只有佛教的思想确实离经叛道,惊世骇俗。

D.诸子学说与孔子思想相通,可以融会贯通。

22.下列对元生人品学问评判与原文不相同的一项是()

A.胸怀开阔旷远,朴实正直志向坚定。

B.学识渊博贯通,命运坎坷不改其道。

C.遵循孔子之道,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D.鄙弃世俗生活,隐居独处与世无争。

23.阅读第③段,联系全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24.结合下面文字,分析孔子与老子既“抵捂而不合”,又有共通的“佐世”价值。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