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7章人工智能法律基础
【案例导读】斯坦福大学2019年人工智能与法律回顾据说2019年是“AI与法”的元年,我们摘编斯坦福大学于2019年最后一天发布的一篇短文以示其小结。其中提到是否要赋予人工智能以权利(如著作权等)、如何定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分类的共识是制度构建的基础以及可解释的人工智能的应用等。在2020年,人们相信人工智能法律领域的讨论仍会集中在技术伦理和强化技术应用的监管层面。
【案例导读】斯坦福大学2019年人工智能与法律回顾2019年的关注点在人工智能分类法、定义、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地位以及人工智能实体的权利问题。以下是要点速览:1.人工智能实体需要权利吗?授予人工智能以权利缺乏逻辑基础。生物人为基础的激励措施并未很好地转移至非生物体。在授予人工智能以权利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授予人工智能以权利。人工智能实体会怎样行使知识产权(他们不能)及“按劳分配”原则的混合视角是否会适当地偏向于人工智能的所有者/创造者。
【案例导读】斯坦福大学2019年人工智能与法律回顾2.运用可解释人工智能减轻责任:标准化案例适当地研发可解释人工智能,是指包含着“完美的”信息的人工智能。可解释人工智能被用作责任之盾牌。标准的可解释人工智能对于提升结果的可预测性至关重要。应对将人工智能在隐私应用中的运用当做标准化驱动力的越来越严格的审查。3.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行为监管中的角色:“完美”信息的传递可解释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行为监管中扮演重要角色。“完美的”信心是指:①相关;②易懂且③无虚假陈述的信息。
【案例导读】斯坦福大学2019年人工智能与法律回顾4.定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往往被仓促而粗略地定义为具有类人处理能力的应用程序。这只说对了一部分。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共同点在于,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所拥有的都是从其操作环境中接收感知并执行操作的代理。通过授予人工智能以能力来夸大应用程序
的功能可能对许可方带来法律风险。
【案例导读】斯坦福大学2019年人工智能与法律回顾5.人工智能与法:五个观察结果人工智能并非一种应用。它是一个支持应用程序的基础结构。人工智能分类标准的共识是建立人工智能相关法律框架的基础。ISO,NIST,IEEE,DARPA,IARPA等等标准应当与人工智能法律同步。保持人工智能相关供应链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会变得更具挑战性和复杂性,但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智能合约能有助于管理风险。很多postscripts都提到过“盲目执行”,(与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相反)这在复杂的人工智能系统中并无太大必要;愈演愈烈的人工智能图像合成;使用脑机界面的风险及其与使用可解释的人工智能之间的联系;将人工智能培训认证为行为调整政策;并使用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院的指标来推动人工智能绩效审核。
【案例导读】斯坦福大学2019年人工智能与法律回顾6.人工智能分类构想通过D人工智能分类法将2019会计年度《约翰·S.麦凯恩国防授权法案》第238(g)条映射到A级。·人工智能伦理由一种复杂度比率力量所驱动。7.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院和人工智能发展(普通法)普通法的漏洞加强了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标准的作用。预计根据《维持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力行政命令》中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院的一项成果,我们将会看到人工智能应用分类法,该分类法可能包含专家在斯坦福法学院“2012知识产权学者会议”上提出的原则相似的原则。
第7章人工智能法律基础7.1计算机犯罪与立法7.2人工智能面临的法律问题7.3算法歧视7.4知识产权保护7.5隐私保护7.6人工智能法律问题认知
计算机犯罪与立法7.1
7.1计算机犯罪与立法计算机犯罪的概念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等信息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首先提出的。国内外对计算机犯罪的定义都不尽相同。美国司法部从法律和计算机技术的角度将计算机犯罪定义为:因计算机技术和知识起了基本作用而产生的非法行为。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在自动数据处理过程中,任何非法的、违反职业道德的、未经批准的行为都是计算机犯罪行为。
7.1计算机犯罪与立法一般来说,计算机犯罪可以分为两大类:使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传统犯罪和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犯罪。前者例如网络诈骗和勒索、侵犯知识产权、网络间谍、泄露国家秘密以及从事反动或色情等非法活动等,后者比如未经授权非法使用计算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布恶意计算机程序等。
7.1计算机犯罪与立法我国刑法认定的几类计算机犯罪包括:(1)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2)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3)违反国家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
- 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docx
- 202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docx
- 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B卷).docx
- 2025广东中考解读 历史课件 板块1 中国古代史.pptx
- 2025广东中考解读 历史课件 板块2 中国近代史.pptx
- 2025广东中考解读 历史课件 板块6 世界现代史.pptx
- 2025广东中考解读 历史课件 第1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pptx
- 2025广东中考解读 历史课件 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pptx
- 2025广东中考解读 历史课件 第3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ptx
最近下载
- 软件资格考试软件评测师(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中级)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pdf VIP
- 如何进行水运工程竣工决算编制.pdf
- wps入门培训课件.docx VIP
- 2025--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A类真题卷及答案 .pdf VIP
- 小学生飞机科普PPT课件.pptx VIP
- 维修工安全教育培训.pptx
- ISO 4628-1-2016中文+英文,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价缺陷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外观均匀变化程度的标识—第 1 部分.pdf
- 便血病的中医护理.pptx
- ISO 4628-2-2016中文+英文,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价缺陷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外观均匀变化程度的标识—第 2 部分 起泡等级的评定.pdf
- 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培训课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