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透视情景二透视原理及应用一点透视原理及应用
目录CONTENTS0102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一点设计透视原理和规律。2.熟练掌握一点设计透视的画法与步骤。?
利用一点设计透视绘制比例正确,透视关系合理的景观手绘效果图。
第一部分PART01一点透视的原理
一点透视的概念一点设计透视是最常用的透视形式,可以叫做一点平行透视,是最基本的作图方式之一。以右图为例,当我们站在庭院向前看时,会发现远近的盆栽的大小、高低,在视觉上均有变化,呈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现象,但是它们的实际大小和高低都是接近的,没有实质的变化。石板或石子由近到远均向视点慢慢变小。假设园路两边继续向前延伸,便汇集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消失点。这种在画面上聚集消失点的透视现象就叫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特点一点设计透视可以按照一定的公式和步骤来完成,这要严格按照公式,物体的透视和比例大小基本不会变形,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最好的一种方法。
一点透视的规律与特征(1)只有一个心点(或消失点)和一个测点。(2)所有物体的高度(或画面、物体重心)都要垂直于画面(即基线上,高度可以直接在实际高度上量取)。(3)向前看所有物体的厚度或宽度都要平行于基线。(4)所有与空间进深(即向前看,物体的长度)于心点(消失点)。
一点透视的画法与步骤(l),确定视角方向,选择适当的比例画出所要求表现空间的前立面,AB是空间的长或宽,AC是空间的高度,建立视平线(视平线的高低由绘图的需要来定)与基线的关系,找准心点O(消失点),用虚线连接透视线。(2)找出测点M。测点M有测量的作用,空间和空间中所有物体的长可宽在基线量出,然后经过测点M,就可以准确的得出空间和物体在透视图中的尺寸,找M的方法,即在视平线上从心点出发往距离框边线最近的方向,然后在视平线与框边线相交的D点起量出1.5厘米范围内定测点M。(3)求物体进深尺寸:在基线上量取尺寸,经过测点M在画直线与A0交于一点,就得出物体的进深,求另外一边的物体进深,只需经过这点做平行于基线的直线交于BO即可。(4)求物体宽度:直接在基线上量取尺寸点,连接点与O(消失点)即得出宽度。
一点透视的方形物体的画法和规律(1)在视平线和视中线上的方体,能看到两个面,离开视平线和视中线上的方体能看到三个面,处在心点时只能看到一个面。(2)方体的侧面,距离中线越近越窄,距离中线越远越宽,它的侧面和顶、底两面。处在视平线和视中线时,则成为一条直线。(3)视平线以下的方体,近低远高,看不见底面。视平线以上的方体,近高远低,看不见顶面(4)方体都是近大远小,消失于心点。
第二部分PART02一点透视的应用
一点透视实际应用根据一点设计透视原理绘制所要的效果图1.进行透视分析,确定视平线,消失点等;2.运用一点透视原理使用铅笔初步定出主要建筑、道路位置;3.运用一点透视原理使用铅笔初步定出植物位置。
一点透视实际应用根据一点设计透视原理绘制所要的效果图2.对场景物体根据透视、光线等运用勾线笔进行逐步细节刻画。
第三部分PART03一点透视的景观效果图赏析
一点透视景观效果图案例赏析场景空间进深感强烈。
一点透视景观效果图案例赏析突出近大远小,前实后虚
一点透视景观效果图案例赏析近高远低,空间层次丰富
小结设计透视的准确性与绘画的生动可变性是有矛盾的,包括错视反映,所以绘画有时舍形取神而达到目的。然而,透视作为一种科学的准确的造型方法,对园林、景观、器物产品、商品设计的表现图却不能偏离透视或违反透视的规律及准确性。设计透视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与方法,透视就不会发生错误,能轻松准确的把所表现的内容出来,这最适合初学者学习。
谢谢THANK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