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临床病理;学习目标;炎症〔inflammation〕: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响为炎症。血管反响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附着丧失attachmentloss,AL
*釉牙骨质界CEJ——袋底;
二者均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只是病变范围不同。;牙周病的临床表现;第一节牙龈的炎症和出血;一、牙龈的炎症和出血;一、临床病理;初期龈炎病损(initiallesion)(2~4天);早期龈炎病损(earlylesion)(4~7天);确立期龈炎病损(establishedlesion)(2~4周);晚期病损(advancedlesion);;⑴初期:血管的炎症
龈沟液渗出增加
健康牙龈
⑵早期:血管扩张
炎细胞浸润
龈炎早期
⑶确立期:浆细胞浸润
结合上皮明显增殖
龈炎确立
⑷晚期病损:牙周袋形成
牙槽骨吸收
牙周炎
;炎症浸润:浅深广
炎细胞浸润:少多〔浆细胞〕
胶原纤维破坏:少多
结合上皮:根方增殖牙周袋*
骨吸收*无有;健康的牙龈;牙周病的临床表现;二、牙龈增生;三、牙周袋的形成;一、牙周袋形成的机制;二、牙周袋的病理;二、牙周袋的病理;〔二〕根面壁
1结构改变:
牙骨质外表脱矿、牙骨质高度矿化
2化学改变:
袋内牙骨质脱矿,钙磷含量降低。口腔中的牙根面钙磷镁氟增多
3细胞毒性改变:
细菌及内毒素浸入牙骨质-牙本质界,不利于成纤维细胞和结合上皮的再附着。;〔三〕袋内容物:
毒性大
1、菌斑、软垢、龈沟液、食物残渣、唾液粘蛋白、脱落上皮和白细胞等。
2、白细胞分解可形成脓液。
3、袋内壁软组织常受龈下牙石的刺激引起袋内出血。;三、牙周袋的类型*;三、牙周袋的类型*;三、牙周袋的类型;三、牙周袋的类型;〔二〕按累及牙面;牙周病的临床表现;四、牙槽骨吸收;四、牙槽骨吸收
一、牙槽骨吸收的机制
与骨吸收有关的细胞由一系列因素来局部调节。
前列腺素、IL-1β、TNF-α、IL-6;二、牙槽骨吸收的组织病理;在离炎症中心较远处、或被吸收的骨小梁的另一侧,可??骨的修复性再生或新骨沉积。
;〔二〕HE创伤:
牙周炎常伴有咬合创伤。
受压迫侧—牙槽骨吸收
受牵引侧—骨质新生;三、牙槽骨吸收的类型;〔一〕水平型吸收(horizontalresorption)
骨嵴高度降低
最常见,通常形成骨上袋,但同一个牙齿的四周牙槽骨的破坏程度不一定相等。;〔二〕垂直型吸收(verticalresorption)
牙槽骨发生垂直或斜行吸收,与根面之间形成有一定角度的骨缺损。多形成袋底位于骨嵴根方的骨下袋。
高度降低不多,牙根周围骨质吸收较多。;水平吸收;骨下袋和骨上袋的区别*;骨下袋根据骨质破坏后剩余骨壁数可分为:
一壁骨袋骨质破坏较重
二壁骨袋
三壁骨袋
四壁骨袋治疗效果最差;
一壁骨袋:骨质破坏严重,仅存留一侧骨壁,常见于牙槽间隔区。;二壁骨袋:骨袋仅剩2个骨壁,多见于邻面骨间隔破坏。;三壁骨袋:三个面均为骨壁,多见邻、颊、舌侧均有骨质,另一壁为根面或最后一个磨牙的远中。;四壁骨袋:牙根四周均为垂直吸收形成的骨下袋,牙根位于袋的中央,骨壁与牙根不贴,治疗效果差。
混合壁袋:垂直吸收在各个骨壁的程度不同所致。;;〔四〕其他形式的骨变化
反波浪形骨缺损(reversedarchitecture〕由于各部位牙槽骨吸收不均匀所致。;四、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表现;牙周病的临床表现;五、牙齿松动和移位;;二、牙的病理性移位
好发于前牙,如侵袭性牙周炎的早期。
〔一〕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
使与该牙所受到的HE力之间失去平衡,多向着HE力的方向移位、扭转。
〔二〕HE力的改变;思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