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拟行路难(其四)》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拟行路难(其四)》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拟,摹仿。

拟行路难,为乐府组诗名。南朝宋鲍照作。共18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

其四

汉乐府,西汉汉武帝时期成立,管理音乐的官署,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来,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O

一、速读诗文及注释

明确:模拟“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

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这是其中第四首。

一、速读诗文及注释

1、语言朴实自然,汉乐府民歌多用生动的口语,亲切朴素,叙事同抒情结合,感情真挚动人。

2、押韵灵活。汉乐府民歌的押韵自由,灵活多变。

3、用对话或独白形式叙事。汉乐府诗巧妙地熔铸对话刻划人物,声情毕肖,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4、浪漫主义的色彩。汉乐府民歌虽多抒写现实,但亦有不少作品运用了浪漫主义色彩。

5、排偶句。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把水倾倒在平地,水就会向四处分流。

人生各有各的命,怎能成天哀伤忧愁?喝点酒宽慰自己,举杯而饮中断吟咏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一、速读诗文及注释,思考:

1.题目有何含义?“拟”何意?

2.诗人情绪如何?诗眼是什么?哪句直抒胸臆?

3.作者为何产生这样的情绪?

4.作者以何方式派遣情绪的?最终释怀了吗?

走进作者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镭下农”。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南朝宋宗室、文学家,著有《世说新语》),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

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些小官。后卷入王室斗争,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不得志,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

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诗风雄健奔放,俊逸潇洒,在生年就颇负盛名,对唐代诗人李白等产生重大影响,居然史书无传。可见,鲍照身前身后的寂寞冷清情况。钟嵘为之叹道“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

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但有抱负和志向,人生欲望强烈,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目标的追求。

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但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便表现出愤世嫉俗的深沉忧愤。

鲍照与时代

起兴。欲说人,先说水,是为起兴。起兴: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

物。

比喻。以“水”喻人,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1、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2、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时代背景谈一谈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

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就是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

,但无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心非木石岂无感”,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直抒胸臆,感情沸腾,达到高潮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O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O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