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
14《庄子》二则
原文
参考译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
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①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②怪者
也。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
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用力
鼓动翅膀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迁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
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
原文再现
北冥有鱼
原文
参考译文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
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A
其视下也,亦若是④则已矣。
《齐谐》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海
(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
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
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注释]①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②志:记载。③息:气息,这里指
风。④是:这样。
(续表)
原文
参考译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鲧鱼出游从容,是鱼
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①
矣!”庄子曰:“请循乙其本。子
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鲧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
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
(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
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
(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原文
参考译文
[注释]①全:完全,完备。②循
:追溯。
(续表)
核心知识点
1.大鹏形象
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2.想象、夸张
作者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富有浪漫色彩。“不知其几千里
也”反复出现,极力渲染鲲鹏之硕大无比;其后又引用《齐谐》中两个极度夸大的句子——“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
最后又以人之视天来想象鹏之视下,意境开阔邈远。
3.机智巧妙的论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主要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构成,既机智敏锐,又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如结尾处,惠子巧妙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令人叹服于二人的辩才。
4.庄子“以我观物”的心境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
知识检测
一、文言词语
1.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2.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上:往上(飞)。
3.重点实词
(1)怒而飞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4)志怪者也
(5)水击三千里
(6)去以六月息者也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悬挂。
徙:迁徙。
志:记载。
击:拍打。
去:离开。
(7)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亦若是则已矣
(9)鲧鱼出游从容
(10)安知鱼之乐
(11)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12)请循其本
极:尽头。
是:这样。
从容:悠闲自得。
安:怎么。
全:完全,完备。
循:追溯。
4.文言虚词
(1)之
①鹏之背结构助词,的。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③其翼若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甘肃省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专题10+澳大利亚与两极地区.pptx
- 2025年甘肃省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专题11+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 2025年甘肃省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专题12+中国的自然环境.pptx
- 2025年甘肃省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专题13+中国的自然资源.pptx
- 2025年甘肃省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专题14+中国的经济发展.pptx
- 2025年甘肃省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专题20+走向世界的中国.pptx
- 2025年甘肃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标篇目知识梳理《《礼记》二则》课件.pptx
- 2025年甘肃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标篇目知识梳理《《论语》十二章》课件.pptx
- 2025年甘肃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标篇目知识梳理《《孟子》三章》课件.pptx
- 2025年甘肃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标篇目知识梳理《+短文两篇》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