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pdfVIP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第1页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作者:林咏梅肖勇洪

来源:《世界中医药》2020年第21期

摘要现代医学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治疗缺乏有效药物及良好的治疗方案,而近年

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IPF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现代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具有一定疗效及优势。虽目前现代医学缺乏治疗IPF的循证医学证据,但在快速改善急性期症

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故中西医结合治疗IPF已成为当前最佳方案。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

AbstractModernmedicinelackseffectivedrugstotreat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Modern

studieshaveconfirmedtha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hascertaincurativeeffectsand

advantagesintreating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Thetheoreticalresearch,clinicalresearchand

experimentalresearchprogressofTCMtreatmentof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aresummarized,

andthedirectionandpurposeofin-depthresearcharediscussed.

KeywordsPulmonaryfibrosi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earchprogress;Review

中圖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21.029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以呼吸困难和进行性肺功能恶化为

主要临床表现,局限于肺部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为主要病理特征。美国胸科协会

/欧洲呼吸协会/日本呼吸协会/拉丁美洲胸科协会(ATS/ERS/JRS/ALAT)于2011年联合颁布的

指南提示其主要治疗手段为肺移植,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秋水仙碱、吡非尼酮

等,但药物治疗IPF的有效性均缺乏循证医学证据;ATS/ERS/JRS/ALAT于2015年和2018年对

指南进行了更新,亦只是讨论并更新IPF的诊断标准,提出制定个体化诊断方案的建议,并未

提供支持或反对联合治疗用药方案或序贯治疗的建议[1-3]。现代医学对IPF的治疗缺乏有效药

物及良好的治疗方案,而近年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IPF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故综述中医

药治疗IPF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及进一步科研提供参考。

1IPF的理论研究

病名1.1研究中医古籍未见IPF的病名记载,但据其临床特征,可将其归属于“肺痹”“肺痿”

等病范畴。“肺痹”之名首见于《素问痹论·》,其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皮

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

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基本论述了肺痹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且提示肺痹治疗困难、预

后较差;肺“痿”之论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其记载:“问曰:热在上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第1页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第2页

焦者,因咳为肺萎……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

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

之病……脉数虚者为肺萎”。并提出阴液亏耗乃肺痿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要

文档评论(0)

183****82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