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丁香酚的抑菌、抗菌作用及机制研究--第1页
丁香酚的抑菌、抗菌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盛文胜谢作桦周彦如邹松陈天野刘德文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2024年第03期
摘要:近年来,丁香酚在抑抗菌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患病防治、水产养殖业、食
品微生物污染以及人体真菌感染等方面,涉及的主要目标微生物及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
肠杆菌、霉菌、白色念珠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荧光假单胞菌、腐败希瓦氏菌、烟曲霉菌、马
拉色菌和红色毛癣菌等,为丁香酚在食品保鲜、植物保护、人体真菌感染治疗等领域的应用提
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丁香酚;抗菌;抑菌;真菌;机制
StudyonAntibacterialandAntimicrobialEffectsandMechanismofEugenol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researchonantibacterialactivityofeugenolmainlyfocuseson
plant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aquaculture,foodmicrobialcontaminationandhumanfungal
infection.ThemaintargetmicroorganismsandfungiinvolvedareStaphylococcusaureus,
Escherichiacoli,mold,Candidaalbicans,Salmonellatyphimurium,Pseudomonas
fluorescens,Shewanellaputrefaciens,Aspergillusfumigatus,Malassezia,Trichophyton
rubrum,etc.,whichprovidesareferencefortheapplicationofeugenolinfoodpreservation,
plantprotection,humanfungalinfectiontreatmentandotherfields
Keywords:eugenol;antibacterial;antibacterialactivity;fungi;mechanism
丁香酚,无色至黄色液体,具有丁香香气。丁香酚的化学名称为2-甲氧基-4-(2-丙烯基)
苯酚,分子式为C10H12O2,相对分子质量为164.20。丁香酚具有抑菌、抗炎、抗病毒等生物
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丁香酚在食品中主要作为食用香精使用,在
药品中主要用于驱虫、镇痛,在化妆品中主要作为香水香精使用,也作为杀虫剂和防腐剂使
用。
丁香酚可以从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中提取获得,也可以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
备。《中国药典》载明,丁香酚是从丁香油、丁香茎叶油或其他含丁香酚的芳香油中蒸馏分离
而得[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丁香酚》(GB1886.129—2022)中规定食品添加剂
丁香酚是以丁香罗勒油和月桂叶油等为原料经化学法单离制得及以愈创木酚与烯丙基氯等为原
料化学合成法制得[2]。丁香酚在食品中主要作为食用香精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
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丁香酚的编码为S0091[3]。
抗菌、抑菌作用1
丁香酚的抑菌、抗菌作用及机制研究--第1页
丁香酚的抑菌、抗菌作用及机制研究--第2页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抑菌作用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引起人和动物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是养殖场动物
体表软组织感染常见的致病菌。
于杰等[4]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自由度液压机械手机构设计说明书.pdf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 数据的图表化》教案.pdf
-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案(全套).pdf
- 一种洗扫车清洗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pdf
- 一种可提高材料利用率使锻造铝合金车轮轻量化的模具.pdf
-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核心素养.pdf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品社一年级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教案.pdf
- 一年级上册综合阅读教案.pdf
- 一、 网上学习》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pdf
- DB3406_T 008-2022 交通运输智能监管数据库技术规范.docx
- DB34∕T 3271-2018 公路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建设与管理指南.docx
- 突发事件风险评估.pptx
- DB34_T 4252.1-2022低运量导轨式胶轮系统施工及验收规程 第1部分:导轨梁式.docx
- DB34∕T 1692-2016 能源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docx
- 财务健康与可持续发展.pptx
- DB34∕T 3464-2019 城市桥梁限载标准.docx
- DB34_T 4167-2022公路运营桥梁抬桩加固技术规程.docx
- 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化的实现路径.pdf
- 卓越工程师培养要素再造的实施路径探索.pdf
- D-B3403T 03-2020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