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
B61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93.8—2014代替DB41/T293.12-2002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第8部分:甘薯
2014-12-30发布2015-03-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293.8—2014
前言
DB41/T293《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分为15个部分:——第1部分:小麦;
——第2部分:玉米杂交种;——第3部分:水稻常规种;
——第4部分:水稻三系杂交种;——第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第6部分:谷子;
——第7部分:大豆;——第8部分:甘薯;
——第9部分:棉花常规种;——第10部分:棉花杂交种;——第11部分:油菜常规种;
——第12部分:油菜三系杂交种;——第13部分:花生;
——第14部分:芝麻;——第15部分:烟草。
本部分为DB41/T293的第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41/T293.12—2002《甘薯四级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与DB41/T293.12—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四级种子”的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定义;本部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山东省农科院、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孔祥生、杨国红、张福平、李友军、杨爱梅、王荫墀、王自立。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史国安、刘志坚、宋新莉、王林生、赵侠科、肖利贞、赵晨光、刘凤英、陈合龙、董广同、杨育峰、朱灿灿。
本部分于2002年8月首次发布,2014年12月第一次修订。
DB41/T293.8—2014
73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第8部分:甘薯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甘薯育种家种子(种薯、薯苗,下同)、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生产技术的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甘薯四级种子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7413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NY/T402脱毒甘薯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四级种子four-gradeseed
在种子生产中,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按世代顺序繁殖的育种家种子、原
原种、原种和检定种的种子。3.2
育种家种子breederseed
育种家育成的最初种子,具有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不带病毒(即甘薯羽状斑驳病
毒、甘薯潜隐病毒及血清学方法能检测的病毒)和其它病虫害,达到育种家种子质量标准。用白色标签
作标记。3.3
原原种foundationseed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而来,具有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不带病毒和其它病虫害,
达到原原种质量标准。用白色标签作标记。3.4
原种registerdseed
由原原种直接繁殖而来,具有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用紫色标
签作标记。3.5
检定种certifiedseed
DB41/T293.8—2014
74
由原种繁殖用于大田生产的种子,具有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检定种质量标准。用蓝色标签作标记。
4育种家种子生产
4.1生产、利用方式
4.1.1育种家种子生产和贮藏在育种家的直接管理下进行。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病毒检测(指示植物法和血清学方法),获得稳定的优系脱毒试管苗,通过组培快繁在育种家种子圃进行繁殖,生产育种家种子并贮存,分年利用。
4.1.2育种家种子用于生产原原种。
4.2育种家种子圃和组织培养
4.2.1生产育种家种子的条件
对初始优系种子采用单株种植、分株鉴定去杂、混合收获。进一步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在防虫温、网室繁苗生产育种家种子。
4.2.2育种家种子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2T 2030-2012 小麦镇麦168繁种技术规程.docx
- DB32T 2031-2012 小麦镇麦168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2T 2032-2012 地理标志产品 滨海白首乌.docx
- DB32T 2084-2012 稻麦两熟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docx
- DB32T 2085-2012 梨树“倒伞形”整形修剪技术规程.docx
- DB32T 2086-2012 梨花粉制备与质量要求 .docx
- DB32T 2087-2012 梨树施肥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69-2013 普通劳动防护皮鞋.docx
- DB41T 293.1-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小麦.docx
- DB41T 293.3-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水稻常规种.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