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扎根理论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扎根理论
摘要: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扎根理论的基本原理、研究步骤、应用领域以及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践。通过对扎根理论的研究,旨在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本文首先对扎根理论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然后详细介绍了扎根理论的研究步骤,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接着,本文分析了扎根理论在各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最后,本文结合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扎根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定量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研究者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需求。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本文将深入探讨扎根理论的基本原理、研究步骤、应用领域以及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践。首先,本文对扎根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以帮助读者了解扎根理论的背景。其次,本文详细介绍了扎根理论的研究步骤,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并分析了这些步骤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扎根理论在各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最后,本文结合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扎根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和挑战,以期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扎根理论概述
1.1扎根理论的概念与起源
(1)扎根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最初由社会学家巴纳德·贝斯特曼(BarnardBellah)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深入挖掘和梳理研究对象的深层结构和内在逻辑,从而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与传统的量化研究方法不同,扎根理论强调从具体的数据和现象出发,通过不断归纳和演绎,逐步形成理论框架。
(2)扎根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与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密切相关。在社会学领域,扎根理论受到了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等理论的影响;在心理学领域,则与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此外,扎根理论还借鉴了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3)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研究过程主要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阶段。在开放式编码阶段,研究者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细致分析,识别出潜在的概念和范畴;在主轴编码阶段,研究者将开放式编码阶段识别出的概念和范畴进行归纳和整合,形成初步的理论框架;在选择性编码阶段,研究者进一步提炼出核心范畴和理论命题,构建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研究过程强调研究者对数据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以及对理论框架的持续完善和修正。
1.2扎根理论的发展历程
(1)扎根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社会学家巴纳德·贝斯特曼(BarnardBellah)在研究宗教现象时,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贝斯特曼认为,通过对大量访谈和文本资料的分析,可以挖掘出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
随着扎根理论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在心理学领域,扎根理论被用于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过程。如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Lewin)通过扎根理论研究了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提出了“场理论”(FieldTheory)这一概念,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2)20世纪60年代,扎根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学家格拉斯(AnselmL.Strauss)和科尔宾(JadieM.Corbin)共同出版了《扎根理论:定性研究方法》(GroundedTheory:AnApproachtoQualitativeResearch),系统地阐述了扎根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步骤。这本书的出版被视为扎根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扎根理论:定性研究方法》中,格拉斯和科尔宾提出了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核心步骤。他们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扎根理论应用于实际研究。例如,他们在研究青少年犯罪时,通过访谈和观察,识别出“反社会行为”这一核心范畴,并进一步发展出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理论框架。
(3)进入20世纪70年代,扎根理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一时期,扎根理论逐渐形成了多个流派,如批判性扎根理论、交互式扎根理论等。其中,批判性扎根理论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关注社会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交互式扎根理论则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