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发展现状研究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苗族芦笙舞作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本文通过对云南苗族芦笙舞发展现状的研究,旨在揭示其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研究发现,苗族芦笙舞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但同时也面临着传承人断层、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本文提出,应从政策支持、教育传承、社区参与等方面入手,加强苗族芦笙舞的保护与传承,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芦笙舞,其传承与发展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传承现状等方面对云南苗族芦笙舞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参考。
一、云南苗族芦笙舞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1.1苗族芦笙舞的历史渊源
(1)苗族芦笙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苗族先民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据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苗族芦笙舞起源于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苗族先民以狩猎和农耕为生,芦笙舞作为祭祀、祈福、庆贺等活动的重要仪式,承载着他们的信仰和对自然的崇拜。在古代苗族社会中,芦笙舞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维系族群凝聚力和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至今仍保留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的芦笙节,这一节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苗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2)苗族芦笙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和风格。在唐宋时期,苗族芦笙舞开始传入中原地区,并与汉族舞蹈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据统计,苗族芦笙舞的舞蹈种类超过200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长鼓舞》、《踩堂舞》、《跳花灯》等。这些舞蹈在音乐、服饰、动作等方面都体现了苗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例如,《长鼓舞》是一种以长鼓为伴奏的舞蹈,鼓点节奏明快,舞者手持长鼓,边击边舞,充分展现了苗族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苗族芦笙舞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紧密相连,成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民间,芦笙舞不仅是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仪式的重要环节,还是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方式。例如,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村寨,每逢佳节,村民们便会聚在一起,跳起芦笙舞,欢庆丰收、祈求平安。此外,苗族芦笙舞还在苗族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苗族儿童从小就开始学习芦笙舞,通过舞蹈传承民族文化。
1.2苗族芦笙舞的文化内涵
(1)苗族芦笙舞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既包含了苗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又体现了苗族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在舞蹈中,苗族人民通过模拟动物的动作、表现自然现象等,传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据研究,苗族芦笙舞中有超过40种模拟动物动作的舞蹈,如《鸟舞》、《鱼舞》等,这些舞蹈生动地展现了苗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例如,《鸟舞》中的舞者模仿鸟儿的飞翔、筑巢等动作,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苗族芦笙舞的音乐旋律和节奏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苗族音乐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结合独特的调式和旋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据统计,苗族音乐调式有20多种,旋律丰富多变。芦笙舞的节奏往往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收割舞》的节奏与农作时节相吻合,体现了苗族人民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在舞蹈中,芦笙演奏者通过不同的吹奏技巧,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故事。
(3)苗族芦笙舞的服饰和道具同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苗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其中许多图案与芦笙舞的动作和故事有关。例如,苗族女性的银饰上常见有芦笙图案,寓意着芦笙舞在苗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道具方面,芦笙作为芦笙舞的主要道具,其制作工艺和装饰也蕴含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在云南苗族地区,许多芦笙上都装饰有精美的银饰和刺绣,展现了苗族人民的精湛工艺。
1.3苗族芦笙舞的传承与发展
(1)苗族芦笙舞的传承与发展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传承过程中,苗族芦笙舞形成了独特的传承体系,包括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社区传承等多种形式。家族传承主要是指芦笙舞技艺在家族内部传承,父传子、兄传弟,代代相传。师徒传承则是通过拜师学艺,师傅将技艺传授给徒弟。社区传承则是在苗族社区内部,通过集体活动、节日庆典等形式进行传承。例如,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每年举办的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