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二、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黄宗羲语)、“已居不得不变之势”(顾炎武语)的时代。随着社会的急剧震荡,出现了一批先进的启蒙思想家。他们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疏腐败的理学教育。徐光启(1562—1633),明末上海人。在接受西方科技知识后,极力主张纠正中国传统教育忽视科学技术的弊病,施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知识教育,重视数学训练,重视实证方法的运用,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第5页,共33页,星期六,2024年,5月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世称亭林先生。他“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风土俗,元元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时,其言足以救世。”他对宋明理学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清算,指出当时学者“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以致“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卷七)第6页,共33页,星期六,2024年,5月黄宗羲(1610一1695),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倡导穷经读史,“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不为迂儒,必兼读史。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他还提出了“公是非于学校”的主张,对封建专制教育进行了勇敢的抗争。他重视学校教育,主张以学校为清议基地,太学祭酒由学者担任,由选举产生,与宰相地位相等,还可批评皇帝施政的缺失。他还主张变革学制,兴办各类学校以普及教育,开启民智。第7页,共33页,星期六,2024年,5月明夷待访录·学校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於学校,而後设学校之意始备。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也。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於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第8页,共33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於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簿书、期会、钱穀、戎狱,一切委之俗吏。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於缓急之习气。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住自拔於草野之间,於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第9页,共33页,星期六,2024年,5月於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其不仕者有刑,曰:“此率天下士大夫而背朝廷者也。”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於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第10页,共33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宋诸生伏阙搥鼓,请起李纲。三代遗风,惟此犹为相近。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是,将见盗贼奸邪慑心於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乃论者目之为衰世之事,不知其所以亡者,收捕党人,编管陈、欧,正坐破坏学校所致,而反咎学校之人乎!第11页,共33页,星期六,2024年,5月嗟乎!天之生斯民也,以教养讬之於君。授田之法废,民买田而自养,犹赋税以扰之;学校之法废,民蚩蚩而失教,犹势利以诱之。是亦不仁之甚,而以其空名跻之曰“君父,君父”,则吾谁欺!郡县学官,毋得出自选除。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自布衣以至宰相之谢事者,皆可当其任,不拘已任未任也。第12页,共33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其人稍有干於清议,则诸生得共起而易之,曰:“是不可以为吾师也。”其下有《五经》师,兵法、历算、医、射各有师,皆听学官自择。凡邑之生童皆裹粮从学,离城烟火聚落之处士人众多者,亦置经师。民间童子十人以上,则以诸生之老而不仕者充为蒙师。故郡邑无无师之士,而士之学行成者,非主六曹之事,则主分教之务,亦无不用之人。第13页,共33页,星期六,2024年,5月王夫之(1619—1692,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依据其“日生日成”的人性论,认为“习成而性与成”。他反对“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有欲斯有理”(《周易外传》),“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八)。赞成满足人们正当的“人欲”,以激发其“自爱之心”。他还反对理学家虚静主敬的主张,提倡主动的教育观。“不动则不生”,“与其专言静也,毋宁言动”。“天下之能静者,未有不自动得者也。”(《诗广传》卷一)第14页,共33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颜元教育思想颜元(1635—1704,河北博野人,世称习斋先生),曾主讲肥乡漳南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