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pptx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

跨栏健将刘翔,取得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然而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因为右脚跟腱旧伤复发,遗憾退出了奥运比赛。

中医骨伤科学的起源一基础理论的形成二诊疗技术的进步三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四中医骨伤科学的兴盛和危机五中医骨伤科学的新生六

01中医骨伤科学的起源

一、中医骨伤科学的起源(远古?~?公元前476年)(一)远古时期(远古-1.8万年前)(1)按摩手法(2)外用药(3)熨法和灸法(4)导引法

一、中医骨伤科学的起源(远古?~?公元前476年)(1)砭镰(最早外科手术器械)(2)《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俞跗用砭镰治疗疾病砭镰(二)原始氏族社会时期(1.8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中医骨伤科学的起源(远古?~?公元前476年)(1)夏代:酒,通血脉、行药势、止痛、消毒。(2)商代:因青铜器广泛应用,出现金属的刀针,《韩非子》记载“以刀刺骨”。(3)周代:将医师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疡医就是外科和骨伤科医师。(三)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02基础理论的形成

二、基础理论的形成(公元前476?~?公元220年)(1)《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了“折骨绝筋”(即闭合性骨折)(2)《阴阳脉死候》记载了“折骨裂肤”(即开放性骨折)(3)《五十二病方》主张用酒处理伤口,还有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是这方面世界上最早的记载。(一)战国时期

二、基础理论的形成(公元前476?~?公元220年)(4)《帛画导引图》已经有动作形象和文字注明应用导引练功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5)《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也为中医骨伤科奠定了基础。(一)战国时期

二、基础理论的形成(公元前476?~?公元220年)(1)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载有中药365种,其中应用于骨伤科的药物约100种。(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书中记载的攻下逐瘀方药,至今仍应用于临床。(3)华佗精通方药、针灸、养生,更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并用于剖腹术、刮骨术、清创手术等;还创立了五禽戏,用于骨伤科疾病的康复。(二)秦汉时期

03诊疗技术的进步

(1)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方法;首先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阐述了开放性创口早期处理的重要性,并用桑白皮线对肠断裂进行肠缝合术;记载了烧灼止血法,首创以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患者的复苏术。三、诊疗技术的进步(公元220?~?96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

三、诊疗技术的进步(公元220?~?96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2)南北朝·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对创口感染采用外消、内托、排脓、生肌、灭瘢等治法;运用虫类活血药治疗金疮疾病;提出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

(3)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了清创疗法四要点,即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地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为后世清创手术奠定了理论基础。三、诊疗技术的进步(公元220?~?96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

三、诊疗技术的进步(公元220?~?96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4)唐朝·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首次记载了“手牵足蹬整复手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和“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四项治疗大法。

(5)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总结了补髓、生肌、坚筋、固骨类药物;载录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采用蜡疗、热敷、针灸等外治法。(6)唐朝·王焘《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论著,载方6千多首,收录了很多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方药。三、诊疗技术的进步(公元220?~?96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

04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

四、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960?~?1368年,宋元时期)(1)宋朝·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其中涉及到解剖知识,为骨伤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太医局编著的《圣济总录》,总结了宋以前的骨伤科医疗经验,介绍了刀、针、钩、镊等多种手术器械。(3)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记载了用柳木夹板固定骨折,提出“补筋骨、益精髓、通血脉”治疗骨折。

四、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960?~?1368年,宋元时期)(4)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自己的临床经验,丰富了中医学理论,推动了骨伤科的发展。(5)元代·李仲南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此外,还创制了手术缝合针——“曲针”用于缝合伤口;提

文档评论(0)

青柠职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从业10年,专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