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空间经济学概述.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间经济学沈筠彬

任何经济活动都要以一定的空间为载体现实经济生活中空间经济问题无处不在两个多世纪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空间因素却未能受到经济学者的重视,未能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体系1991年,保罗·克鲁格曼发表了著名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为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01许多商业中心、产业带、城市都表现为人口、企业及经济活动在一定区域的聚集,这些就是空间经济现象,其共有的特征就是经济活动的聚集。02产生聚集的原因在于规模报酬递增。03空间经济学研究空间经济现象的理论基础是规模报酬递增。04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时,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空间经济现象

传统理论框架下,规模报酬不变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相对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一些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都将规模报酬递增作为前提条件,或一种外部性规模收益递增是空间经济学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规模报酬递增

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发表《垄断竞争和最优的产品多样化》更加明确的形式表示了垄断竞争理论规模报酬递增

空间经济学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通过人口和经济活动聚集、工业地区和农业地区的差异、城市的形成以及城市化、产业聚集的研究来解释某一区域经济增长动因及过程。01经济活动聚集能够产生并持续下去,这是由于空间聚集本身能够不断的自我强化。01要在规模报酬递增模型中,探求规模报酬递增的发展变化情况,产生循环因果关系的原因。01循环因果链

01新古典经济学的鼻祖Marshall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规模收益递增02知识的溢出03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04与本地大市场相联系的前后向联系05Pred(1966)和Harris(1954)通过模型阐述了由于前后向联系产生的空间聚集现象以及这种聚集不断加强的机制。循环因果链全竞争市场不存在前后向联系效应企业间如何竞争,如何定价Pred(1966)的基础-乘数模型没有说明收入的来源及在何处消费没有考虑由于空间因素而产生的运输费用问题存在的问题

1垄断竞争模型(D-S):空间经济学理论及建模基础均来自于DixitandStiglits(1977)的垄断竞争模型2“冰山交易”成本假设3从演化角度解释和理解静态模型4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分析空间经济学的建模技巧

基本假设理论基础核心结论空间经济学模型

空间的设定:空间是非同质性性,在自然条件及要素禀赋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空间经济学寻求的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以及这些内生力量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问题空间经济学中认为空间是同质性的平面,而且空间的存在导致经济主体间交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空间的设定

01存在两个区域02两种生产部门03两种生产要素空间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聚集力分散力两种力量

以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为主要的理论基础以DS垄断竞争为基础借鉴国际贸易理论,利用“冰山交易”技术,将空间概念引入到D-S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即核心-边缘模型。理论基础

本地市场放大效应01循环因果链02内生的非对称性03突发性聚集04区位黏性05空间经济学的核心结论

沿用克鲁格曼CP模型思路,没有摆脱DixitandStiglits(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第一类模型可以称为线性模型,放弃了DS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不变替代弹性效应函数和“冰山”型交易技术第二类模型空间经济学模型的分类

沿用克鲁格曼CP模型思路,没有摆脱DS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01消费者的偏好用两个层面的效应函数表示02利用“冰山”型交易技术假设03第一类模型

自由资本模型(FC模型,1995)自由企业家模型(FE模型,1999)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1999)世界溢出模型(GS模型,1999)本地溢出模型(LS模型,2001)垂直核心-边缘模型(CPVL模型,1995)垂直自由资本模型(FCVL模型,2002)垂直自由企业家模型(FEVL模型,2002)第一类模型

一类允许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另一类则不允许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按照聚集形成机制的差异,这些模型又可以分为两类:010203第一类模型

第二类模型可以称为线性模型,放弃了DS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不变替代弹性效应函数和“冰山”型交易技术,利用准线性二次效应函数及线性运输成本,并把这两个假设与第一类模型结合起来,从而摆脱了困扰CP模型的非线性关系

线性自由企业家模型(LFE模型,2002)线性自由资本模型(LFC模型,2001)BA第二类模型

“冰山”运输成本和区域均衡方程组01区际工业品贸易存在交易成本(运输费用及其他各种成本),采用“冰山交易”成本,物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失的一个固定比例,如果从区域A运输1单位产品到区域B,只会剩下部分,其余部分产品在运输途中“融化”掉,这样区域A的企业在区域B销

文档评论(0)

135****17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