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核心素养目标】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VIP

【核心素养目标】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

课题名称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的篇目之一,作为中国词坛的第一首悼亡词,它抒发了苏轼对亡妻深沉的思念和哀悼的心情,是两情相悦却又只能阴阳相隔的无尽痛苦。因而学习此课,教学重点是追求教学情意,体会诗人情感,感悟人生多味。同时,要扩大诗歌相关内容学习的辐射面,并以此课作为学习的一个切入点,探究拓展,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在以往对苏轼词作的学习基础上,皆知苏轼词大多气象宏阔,意境恣逸,笔力矫健,开宋代豪放派之风气,如必修课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却体现了苏先生另一种创作风格、另一个感情世界,是苏轼豪放内心中的一绢细流,哀婉凄美。

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量的诗歌赏析常识,此课学习要挖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以达到课内课外知识完美交融的境界。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品读鉴赏,深入理解这首悼亡诗的内容。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江城子》虚实结合、以景结情等艺术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苏轼对妻子诚笃的感情和身世沧桑之感。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苏轼对妻子诚笃的感情和身世沧桑之感。

2.鉴赏《江城子》虚实结合、以景结情等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美读、创设真实情境等方法,使学生有更强的体验感和画面感,使其身临其境。

3.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与讨论等方法解决任务。

教具、

参考书

多媒体

导入

师:苏东坡词作中的“铭记日”,有学者发现,苏东坡的词作中,写到“梦”这个字的大约有一百多首,但惟独这一首是有时间的,他为什么要把这个时间特别地写出来?(公元1075年)

我们再来翻一翻苏轼的诗集,还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这首词写后差不多连续三年,他每年要在正月二十日写一首诗。在差不多连续三年的时间,苏轼为什么要在同一天用同一个韵来写一首词?

乙卯正月二十日,也许苏轼在梦中和他的妻子曾经进行了一场充满悲酸与深情的灵魂的对话,以至于苏轼在那么多年后,依然希望能够在每一年的这一天可以再一次梦到她。

二、新课

学生活动一:知人论世

1.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苏轼曾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地的知州,官至礼部尚书。又曾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北还后的第二年病死于常州。

2.文学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他与北宋的黄庭坚合称“苏黄”,与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其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3.悼亡诗

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现在广义的悼亡诗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代表诗人有潘岳、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4.创作背景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貌美,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便去世了。这对东坡打击巨大,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词题中“乙卯”年是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知州,年已四十。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王弗(1039年—1065年),苏轼的结发之妻,眉州青神人。幼承庭训,颇通诗书。16岁嫁给苏轼。她聪慧谦谨,知书达理,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说略微知道,有“幕后听言”的故事。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治平二年五月去世,时年27。

王闰之(1048—1093),眉州青神人。她是王弗的堂妹,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和,知足惜福。

王朝云(1062—1096年),吴郡钱塘人。是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朝云早年家境清寒,沦落歌舞班中,成为西湖名伎。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轼因而爱幸,纳为爱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