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曹刿论战》第2课时.pptx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曹刿论战》第2课时.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刿论战

第六单元

《左传》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疏通文意初步了解了《曹刿论战》的内容。现在,让我们分角色朗读,再来重温一下课文的精彩故事。

温习内容第一幕请见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乡人:“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第二幕问战

(曹刿乃入见。)

曹刿:“何以战?”

鲁庄公:“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鲁庄公:“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愚庄公

第三幕参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曹刿:“未可。”

(齐人三鼓)

曹刿:“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曹刿:“未可。”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可矣。”

(遂逐齐师。)

第四幕释疑

(既克)

鲁庄公:何故?

曹刿:“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整体感知

根据曹刿论战的过程梳理一下故事情节。

请见一问战参战释疑

乡人: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要求:同桌分角色朗读,说说读出怎样的乡人和曹刿。

运用反衬手法,以乡人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衬出曹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合作探究探究1.你如何看待曹刿这个人?

1.乡人VS曹刿

鲁庄公: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何以战?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要求:合作朗读,男生齐读曹刿,女生齐读鲁庄公,分析人物形象。

2.曹刿VS鲁庄公“三问三答”

曹刿: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重贵族

重神灵

重人民

鲁庄公:政治见识浅陋。

战时

战后

未可。

可矣。

未可。

可矣。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要求:自由朗读,说说战时、战后曹刿表现出的品质,纵向比较二组对话,说说有何发现。

战时:把握作战时机,不轻率,不冒进,干脆,果断。

战后:娓娓道来,战略思想高超。

3.比较战时、战后曹刿的语言

总结曹刿的人物形象

爱国,位卑不忘忧国:请见(与乡人的对话)

参战:(长勺之战中的指挥)

论战:(为鲁庄公解惑)

信大臣

信神灵

信人民——民本思想

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机智谨慎、晓畅军事):

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问战

远谋

探究2:鲁庄公鄙or不鄙?

鲁庄公真的“鄙”吗?

正方:鲁庄公“鄙”

见识短浅。寄希望于施行的“小惠”和神灵的庇佑。轻率急躁。用兵轻举妄动,未能沉着应战。

谋略不足。不知以民为本,重贵族和神灵。

军事无知。取胜而不知胜。

反方:鲁庄公不“鄙”

面对大国进犯,不卑屈;敢于应战,有魄力。

广开言路,礼贤下士。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面对曹刿的批评,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知人善用。作战时亲临战场,甘当配角,听取曹刿的意见。谦虚好问,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

阗庄

探究3.你认为本文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

通过人物对话(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准备、作战过程、和战后总结中的表现

对比衬托:

以庄公的驽钝、浮躁(“鄙”)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远谋”)。

把曹刿与“乡人”对国事的态度作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合作探究

探究4.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选择了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地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照应了题目“论战”。

对史料精当剪裁以及精炼的“史家笔法”,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现代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示例一:我认为武器装备是否先进,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因为,在当今社会,原子弹、氢弹、航空母舰等武器装备威力无比,可以瞬间毁灭军事目标。如果一个国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