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临崖鼓楼,侗音盘梁——湘西南通道侗族传统乐舞田野文化志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临崖鼓楼,侗音盘梁——湘西南通道侗族传统乐舞田野文化志
摘要:临崖鼓楼,侗音盘梁——湘西南通道侗族传统乐舞田野文化志,本文旨在通过对湘西南通道侗族传统乐舞的田野调查,探讨侗族乐舞文化的独特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分析侗族乐舞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社会功能,揭示侗族乐舞在维系民族认同、传承民族记忆、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本文对侗族乐舞的传承现状进行反思,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传承策略,以期为侗族乐舞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侗族作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乐舞文化独具特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记忆。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侗族乐舞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本文以湘西南通道侗族传统乐舞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对侗族乐舞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揭示其独特价值,为侗族乐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第一章侗族乐舞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1.1侗族乐舞的历史渊源
侗族乐舞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数千年前,其起源与侗族先民的迁徙历史紧密相连。据考古发现,侗族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地区繁衍生息。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侗族人民吸收了周边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乐舞文化。据史料记载,侗族先民在迁徙过程中,常常以舞蹈和歌唱的形式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大歌,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侗族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侗族乐舞的历史渊源还与侗族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侗族社会长期以农业为主,乐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侗族传统节日中,如侗族的“三月三”、“侗年”等,乐舞活动尤为盛行。例如,在侗族的“三月三”节庆活动中,侗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芦笙舞”,芦笙作为侗族乐舞的主要乐器,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此外,侗族人民在劳作之余,也会以对歌、踩堂等形式进行乐舞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侗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侗族社会的和谐发展。
(3)侗族乐舞的历史渊源还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传承方式上。侗族乐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其音乐、舞蹈、服饰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侗族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侗族舞蹈则以模拟动植物和生活场景为特点,形象生动。在传承方式上,侗族乐舞主要依靠口传心授,老一辈艺人通过亲身示范和口头传授,将乐舞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这种独特的传承方式使得侗族乐舞文化得以在历史长河中薪火相传,成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瑰宝。
1.2侗族乐舞的文化内涵
(1)侗族乐舞的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历史记忆。以侗族大歌为例,这种集体合唱形式不仅展现了侗族人民团结协作的精神,还承载着侗族对祖先的敬仰和对自然的崇拜。据传,侗族大歌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侗族社会中,大歌不仅是节庆活动的重要部分,更是侗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侗族大歌的曲目已达数千首,其中《盘古开天》、《大鱼歌》等被誉为侗族大歌的“国宝”。
(2)侗族乐舞的文化内涵还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念上。侗族舞蹈以模拟动植物和自然现象为特色,如《龙舞》、《鸟舞》等,这些舞蹈不仅展现了侗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侗族音乐则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如《侗族琵琶歌》、《侗族笛子曲》等,这些音乐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例如,侗族琵琶歌的传承人杨昌果,他的琵琶演奏技艺精湛,被誉为“侗族琵琶王子”。
(3)侗族乐舞的文化内涵还与侗族的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侗族社会以村寨为单位,乐舞活动往往与村寨的公共事务和社会活动相结合。如侗族的“侗族鼓楼歌”,这种集体歌颂形式不仅展现了侗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侗族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在侗族社会中,乐舞活动不仅是娱乐和社交的方式,更是教育后代、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侗族乐舞在侗族社会中的普及率高达90%以上,是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1.3侗族乐舞的艺术特色
(1)侗族乐舞的艺术特色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音乐旋律上。侗族音乐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例如,侗族琵琶曲《月光下的侗乡》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侗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在侗族音乐中,经常使用自由节奏和即兴发挥,使得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PPT(1).pptx VIP
- 口腔诊所安全应急预案培训课件.docx VIP
- 国际结算案例(22023).pdf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必威体育精装版).pdf
- 医疗器械ISO134852016一整套手册程序文件表单汇编.pdf VIP
- 节日假期后复工安全条件确认标准.pdf VIP
- 环评报告脱密-东台沿海区 200MW-400MWh 储能电站项目.pdf
- 黑布林英语外星邻居读后感.pdf VIP
- 园林绿化常用杀虫剂及杀菌剂介绍演示教学.ppt
- GZ091 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赛练习试题及答案(4套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