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学科兴趣的培养
石麟中学李刚2013.10
摘要:有了兴趣,就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也就成为一个虽然艰苦但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学习也能获得明显的成效。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景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艺术不在于教师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发兴趣让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需要教师更换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于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有了兴趣,就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也就成为一个虽然艰苦但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学习也能获得明显的成效。
虽然,我们也正在进行着课程改革,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毫无兴趣可言。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1、很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学科只要记忆力好,在考试前能够多背,就一定能够在考试中得高分。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只要上课的时候帮学生勾出重点,让学生下来之后花时间去记,老师再以默写默写再默写的方式去督促,学生记得多了,考试就考好了,教育教学水平就高了。然而,在一些老师们的强压下,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厌学情绪却是越来越强烈了。毕竟,我们的初中生是有九个学科要参加初中的文化课程的中考。如果时间都用在某一学科去了,那中考怎么办呢?但一边是父母的期望、升学的压力、老师的督促,我们的好多学生是不得不学,或者干脆就自我放弃,因为学是被迫的,是毫无兴趣的。
2、也有学生认为:思想品德学科就是帮人洗脑的,就是禁锢人思想的,就是考试考好,进入社会生活工作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的确,思想品德学科中的有一些是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是会让人觉得有些枯燥无味。但学生就仅仅是看到了这一点,就全盘否定了学习思想品德学科的意义。看不到,所学知识对我们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加之一些老师教学形式单一,教法呆板、课堂教学就更显得枯燥无味。试问,我们的学生还会有学习的热情吗?热情都没有了,还会有浓烈的学习兴趣没去吗?
3、老师们也认为:难道我们就不知道兴趣教学的重要性吗?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涵盖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时事等相关的内容。的确,这些内容初中生也应该学习和了解。可回到中考,就只有五十分,内容又如此多而广,我们的老师必须得抓紧时间上完教材内容,梳理教材重点,整理出一系列的专题、时事,指导学生分析材料。哪里有时间进行兴趣培养哦?也正是因为这样,也就形成了老师勾出重点,学生记,老师督促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学生成为了记忆的机器,老师则是机器的开关。学生的学习,完全就是被动的,根本就没有任何兴趣可言。
那么,作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老师应该怎样去“点燃学生学习
学生更能从中体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再如,讲“挫折”的时,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导入新课,让学生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歌声中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曲折。
5、如果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具有幽默感,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产生超常的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自然而生。看赵本山、黄宏、陈佩斯等喜剧演员演小品,观众不断被演员们诙谐幽默的语言逗得捧腹大笑,他们在笑声中欣赏小品艺术,领略其中的趣味,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如果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巧妙地运用那些内容深刻、耐人寻味、诙谐幽默的趣味性语言,必然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更有激情”(赫布·特鲁语)。因为,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所讲授的道理的严肃性,而“用幽默的方法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为人接受”(海因斯·雷曼麦语)。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重视情感因素激励学习情感》作者:范华《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24期
3、〈思想品德课中的网络利用〉作者:舒世虎《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2012年10月第26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