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符利群《绝学之辩》阅读答案.docx

符利群《绝学之辩》阅读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符利群《绝学之辩》阅读答案

绝学之辩

符利群

本年三月,黄宗羲放下手头正在编纂的《明文案》书稿,与儿子黄百家再赴宁波。讲学点最初在广济桥高氏家祠,因听者众多场地局促,后迁至延庆寺,仍是听者济济。之后一迁再迁,以万氏白云庄为最久。

“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言慎独而身、心、意、知、家、国、天下一齐俱到。《大学》之道,一言以蔽之,曰慎独而已矣。慎独之外,别无学也……”讲堂内,一名侍讲学士捧着刘宗周的《子刘子学言》朗声宣读。

黄宗羲端坐上首,万斯年、斯程、斯大、斯同等兄弟在堂下首排。

其他学子们依次而坐,执笔书写,侧耳倾听,或颦眉思虑,或若有所悟。等侍讲学士读完一段,黄宗羲示意学子们提出疑难。

一名学子起身作揖,问道:“梨洲先生,蕺山先生说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慎独之外别无他学。昔日阳明先生说过,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如此说来,慎独与致良知岂不是一回事?”

万斯同道:“阳明之学后来愈来愈流于禅学,这并非阳明先生本意。阳明心学传至数代后,正应了蕺山先生的忧虑。其时天地晦暝,人心灭息,蕺山先生认为世道之祸在于人心,人心之恶在于不学,遂创证人书院。”?

万斯选也起身答道:“慎独最早出自《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若能闲居独处而恪守其心,实为良知。慎独比致良知来得明了易懂。故蕺山先生创慎独之学,开宗明义,启发人心。”??

学子们鼓掌称好,黄宗羲让大家继续大胆提问。

“我读过梨洲先生的《易学象数论》,只觉取古法、斥伪说,掘其源流,晓其是非,真是耳目一新。只是一事不明,我泱泱中华历算数千年,精妙之极,为何还要以西洋人汤若望的《时宪历》一统天下?如此,我中华古历法岂不是无用了吗?”另一个学子问道。

“梨洲先生,中华古时即有容圆、测圆、割圆之学,西周商高、魏晋刘徽,皆熟稔勾股之学,时至今日,为何象数西学更胜我中华一筹呢?”又一个学子质疑。

“郭守敬所著《授时历经》,集传统历法之大成,行用三百八十二年,为中国历法之最长,不逊色于西历。”又一个学子质疑。

……

黄宗羲侃侃而谈,黄百家和万氏兄弟次第代答。

堂内文采激扬,声震内外。也有人离席,称荒谬不经误人子弟。

“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礼坏乐崩……”

此时门口喧嚣起来,把讲学声都压住了。黄宗羲停顿下来。几位白发长须老者走进来,一个个面红耳赤愤愤然。

“听说梨洲先生推崇西洋天文历算,我中华学问源远流长,车载斗量,包罗万象,为何长他人锐气,灭自家威风?”

等他们发泄得差不多了,黄宗羲又道:“昔日徐阁老徐光启师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兵机、水利诸学,最为推举度数之学。他曾说,算学若能渐次推广,更有百千有用之学相出,尤可直接用于钱谷财赋算计,天文律历、朝章国纪、赋税水利、兵机利害,这岂是八股经义所能涵盖的?”

许老先生胡须发抖,脸色赤红:“一派胡言。中华千百年来善用数术,区区几十颗算盘珠子,便可推演千百万数目,世代延益迄今,又岂是你等奇技淫巧可招摇撞骗的?”

黄宗羲抚须笑道:“多年前,汤若望来到中国,参与编纂历书,发明多种西洋器物,制造了一具大理石日晷进呈朝廷,还做了一批小型象牙日晷赠予朝臣。汤先生历两朝变迁,两年前病逝。他半生漂泊中国,倡导西学,令宗羲受益良多啊。”

许老先生冷笑:“老朽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当年令师蕺山先生视西洋人汤若望为异端之人,请求崇祯帝将其驱逐出国,永绝异端之根。你此番言论,岂不是有违师道尊严?”

黄宗羲恳切道:“质疑辩难是绝好的事。自科举之风盛起,世人为进仕途而死学,不知还有其他实用学问。宗羲并非为西学而辩,实则旨在倡导有用之学,有用之道,兵农礼乐九流六艺切于民生,一切服务促进民生,方是经世致用的实学。”

黄宗羲抚着日晷:“我期望朝廷录用人才,应以绝学量取,考察其有成果发明而待诏录用,否则不用也罢。倘若大明早一日……”他陷入沉思,“或许,也不会国破山河在了。”

众人鸦雀无声。黄宗羲的话如一面刀刃,令遗老遗民子弟顿感切肤之痛。

几年后,陈锡嘏等甬上证人书院的黄门弟子,同登乡榜,一时传为甬上佳话。陈锡嘏列榜首,万言中副榜,癸卯二年中进士的张士埙入京候补,可谓硕果累累。

黄宗羲道:“弟子们入仕有司,进而弘扬中华之道,如此,足以令要荒之人成为鲁卫之士,进而影响中华成为鲁卫之区。”?

“只是一些遗民不理解父亲……”黄百家为父亲抱屈。

康熙十四年除夕,《明文案》历时八年,终成二百余卷浩繁卷帙。这些年,弟子们或中举授官,或出游教学,曾经书声琅琅的甬上证人书院业已落寞,弟子走向了更开阔的世界。

旧友凋零,书院空楼,独留他在江山变色的天地间踽踽而行,血泪凝铸的《明文案》交给哪一个去读?黄宗羲陡觉无比孤寂。泪水洇入墨水,他蘸笔写下: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选自《风隐者黄宗羲》,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