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清单(认识、善用、辨识多媒介+作文题目).docx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清单(认识、善用、辨识多媒介+作文题目).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一、认识多媒介

以文字为传播载体的报刊新闻语言是书面语体,其表达必须既概括又具体,在全面真实的基础上高度浓缩,但是又要借助具体事实来向公众发声,所以必须具体实在,不需要像文学作品那般精雕加琢,只需对事实作恰如其分的描述。其语言比较书面化,冗余性小。

而以声音为传播载体的广播、电视新闻语言是口语语体,传递信息无论浅显或深奥,都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改书面语为口语,改长句为短句,故而所用语言易读性强,但冗余性较大。

在自媒体公众号、微信、微博上发表招聘启事,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趣味性。开头“最靓的崽”能引起阅读者的注意。

(2)不要长篇大论。刷社交app的读者根本没有时间阅读冗长的内容,因此我们在改写时可以对原招聘启事的内容做简短化处理,如将“负责来稿筛选、文字编辑和部分校内新闻采写工作”变为“筛选来稿、文字编辑、新闻采写”。

(3)配图不可缺少。为了迎合现在刷社交app的求职者的阅读习惯,招聘信息一定要有高质量的配图,这样才有助于增加阅读量。

(4)注重时效性。社交app会自动匹配发表时间,因此原招聘启事中的发表时间没必要再做保留。

二、善用多媒体

1、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形式的媒介。(多)

开展活动时,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形式的媒介,除校报、校电视台、校广播台等传统媒介外,还应关注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介。另外,这个“多”字,不仅是数量上的“多”,追求全方位报道;还应指质量上、效应上的“多”,追求优势互补。因此,要充分利用每一种媒介的功能优势、实现媒介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形成宣传效应上的累积与最大化。

2、将不同媒介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善)

所谓“善”,就是要将不同媒介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除了上面提到的媒介功能优势之外,也可根据受众的情况,选择最佳的宣传时间和宣传频率。且媒介使用的自律性问题,确定有底线、有品位的宣传策略。

将不同媒介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⑴报刊:优点:新闻性强,可信度较高;权威性较高;具有保存价值。缺点:在内容上众口难调;周期较长,灵活性较差;在发行上寿命短暂,利用率较低。

⑵广播:优点: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信息受众广泛,覆盖面大;信息传播方便灵活,声情并茂。缺点:对于需要表现外在形象的产品,广播媒介难以适应;信息转瞬即逝,不易存查。

⑶电视:优点:集字、声、像、色于一体,富有极强的感染力;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信息带有较强的娱乐性,易于为受众所接受。缺点:信息稍纵即逝,不易存查。

⑷网络:网络具有交互性、持久性、多元性及密集性等四大特点。

网友的交互性:比如在网上参与活动,发奖,征集发言等等。

持久性:网友对网络有惯性,任何一个好的内容都可能吸引一帮人跟着走。

形式的多元化:网络在尺寸之内可以用动画、flash、用游戏方式,在形式上可以在线收听、收看、试玩、调查等等,可以集各种传统媒体的精华。

信息密集性:这是网络最早被大众认可的作用和意义,以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获得最大的网友群。

三、辨识媒介信息

1、辨识虚假信息的基本技巧

第一,丰富自己的常识,逐步形成对可疑信息的敏感。虚假信息往往以违背常识的方式吸引受众眼球,以达成某种传播目的,或者说在编造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常识性的破绽。具备丰富的常识,熟谙常理常情,就比较容易对信息“生疑”,只有“生疑”,才谈得到下一步的

第二,要形成信息查证意识。信息的出处、发出者的身份都能帮助我们评估信息的真伪。出自政府部门、权威媒体等的信息,在真实性方面是最有保证的。点击量并不能作为辨识信息真伪的指标,有很多假信息的点击量恰恰是很大的。要学会在“点击场”“言论潮”中保持清醒,查证判别信息发出者、传播者的意图。

第三,要学会信息比对。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源往往是多样的,某一个信息源发出的虚假信息,常能因其他信息源发出的不同信息而被揭露出来。特别是一些缺少权威信息源的媒介信息,对其进行信息比对是辨识其真伪的好方法。

第四,要熟悉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虚假信息有一些常见的语言特征,例如,夸大其词,动辄说“惊天秘闻”“突发”“惊爆”;不提供信息来源,只是模糊地说“网友曝”“专家说”“外媒报道”;刻意煽动或迎合社会情绪,常说“怒了”“悲愤”“大快人心”;等等。可以搜集一些已经证明为假的信息,总结归纳其语言方面(特别是信息的标题或关键词)的特征,以后遇到有类似语言表达的信息,要多加警惕。

第五,要了解虚假信息的外部表现特征。巨大的网络点击量是很多虚假信息发出者追求的目标,因此他们常会用一些违法违规手段为自己的信息“火上添柴”。点击量、关注度异常增长的信息,阅读量很多而评论、点赞很少,或评论大量雷同的信息,其背后往往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炒作,而这种疯狂炒作的信息中有很多就是虚假信息。辨识信息真伪不是仅凭几个简单的技巧就能做到,辨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