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单元 第7课《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x

第二单元 第7课《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PAGE

课题

7猴王出世

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芝、遂”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语句,能猜出大致意思,并继续往下读。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学习

重难点

1.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语句,能猜出大致意思,并继续往下读。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学情分析

《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随着相关影视作品的传播,书中的许多故事孩子们都十分熟悉,他们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不够深刻、全面,在学生平时的阅读中,他们大多只关注故事情节,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教学中带领学生通过对重点段落章节的阅读、探究,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地了解它的表达方法。并通过片段教学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

教学过程

任务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猜故事和谈孙悟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通过“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出示《西游记》连环画封面,学生看图猜故事。

这些故事都出自《西游记》,谁能说说你对《西游记》及作者的了解?

2.出示长篇小说《西游记》及作者简介。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全书共100回,可分成三大部分,主要描写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的出世和取经缘由以及后来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而归的故事。

吴承恩,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大唐西域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吴承恩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同学们对《西游记》里的故事应该都不陌生,里面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人物形象。那么在《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吗?

3.导入:很多同学都喜欢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那么他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呢?让我们走进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第一回《猴王出世》。

4.这是一篇半文半白的古典小说,请看“阅读提示”,说说本文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任务二:默读课文,扫清障碍

【设计意图: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但让学生读懂白话文有些难度。给予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让学生读通、读懂课文,使课堂的学习效率更高】

1.默读课文猜测词义。

自学要求:这篇略读课文和上一课一样是白话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画出课后生字,遇到不太明白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再继续读。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重点指导:“遂”读“suì”,不读成二声。“劣”读“liè”,不读“lüè”。多音字“呵”在本课做语气词,同“啊”读轻声。

课件出示:

【名曰】名字叫作。

【盖自】自从。

【既久】已久。

【造化】福气;运气。

【所在】地方。

【明明朗朗】明显,清晰。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序齿排班】按照年纪大小排好顺序。

教师追问:这些词语的意思你猜到了吗?

3.教师小结:在读名著的时候,由于背景不同、语言不同,我们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关键词和插图、查字典等来猜读大致意思。猜读是读名著的一种好方法。

任务三:理清脉络,感受形象

【设计意图:细读本课的“阅读提示”,其中蕴涵着以下信息:其一,课文写了石猴的来历和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这是主要内容;其二,课文先写石猴的来历,后写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这是课文的写作顺序。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就对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1.明确要求:再次默读课文,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2.引导交流:石猴是从哪儿来的?结合课文说一说。

预设: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板书:仙石迸裂)

3.继续交流:这真是一个来历神奇的石猴,他的出世充满神幻色彩。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预设1:这石猴与群猴玩水时,他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板书:跳水寻源)

预设2:石猴是凭借自己聪明勇敢,帮助众猴找到水源和安身之处,猴子们履行自己的诺言拜他为王。(板书:领猴进洞)

师小结:石猴为大家找到了水源和安身之处

文档评论(0)

丶风中追风乄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