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外科护理教研室
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2
情境导入与思考王先生,男,35岁,肠梗阻手术后5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请思考:如何对王先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3
肠内营养(EN)4概念是用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途径提供给人体代谢所需营养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管饲经胃肠道
5适应症肠内营养(EN)凡是有营养支持指征、有胃肠功能并可利用的病人首选肠内营养。1.不能经口进食:如意识障碍或昏迷、口腔和咽喉炎症或食道肿瘤术后、烧伤、化学性损伤等造成咀嚼困难或吞咽困难;2.消化道疾病稳定期:消化道瘘、胰腺炎等;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6适应症肠内营养(EN)3.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肿瘤、术前术后营养支持、肿瘤化疗放疗的辅助治疗等。4.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创伤、甲亢、手术等;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7禁忌症肠内营养(EN)1.肠梗阻、胃肠瘘、无论瘘上端或下端有渗漏现象者;2.严重应激状态:①消化道活动性出血②应激性溃疡③严重腹泻急性期④休克⑤腹腔或肠道感染;3.严重吸收不良;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8肠内营养剂肠内营养(EN)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大分子聚合物:包括自制匀浆膳食和大分子聚合物制剂,适合胃肠功能完整或基本正常的患者;
9肠内营养剂肠内营养(EN)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2.要素膳食:一种营养齐全,无需消化、可直接被胃肠道吸收利用的无渣膳食,适合于消化功能弱的患者。
10供给途径肠内营养(EN)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管饲口服管饲经胃肠道
11输注方法肠内营养(EN)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分次给予每次量约:100-300ml;分次推注:每次量在10-20分钟完成;分次输注:每次量在2-3小时完成,间隔2-3小时;2.连续性经泵输入
12不良反应肠内营养(EN)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呼吸系统并发症:误吸、窒息是最致命的、最严重的并发症。2.机械性损伤:鼻部、食管粘膜损伤、营养管堵塞等3.胃肠道并发症:最多见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胀、倾倒综合征等,其中腹泻最多见;4、代谢性并发症:高血糖、高渗性缺水、氮质血症、电解质及微量元素异常、肝功能异常等;
13护理措施肠内营养(EN)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防止误吸:①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及移位、保持通畅。②半卧位
14护理措施肠内营养(EN)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防止误吸:③4小时抽吸胃内容物,超过100ml暂停或延迟输注④注意观察,及时处理2.防止粘膜损伤: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无菌敷料每天一换。3.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堵塞
15护理措施肠内营养(EN)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4、防止胃肠道并发症:①循序渐进:浓度、速度、量②温度适当,最好接近正常体温③保证质量:要素饮食应每日在无菌条件下配制,放于4℃冰箱内,24小时内用完。5.密切观察和监测
要点回顾16肠内营养(EN):用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途径;适应症:①不能经口进食②消化道疾病稳定期③慢性消耗性疾病、高分解代谢状态;禁忌症:①肠梗阻;②消化道活动性出血③严重腹泻急性期、急性胰腺炎、休克;供给途径:口服或管饲;输注方法:分次推注,每次量在10-20分钟完成;分次输注,每次量在2-3小时完成,间隔2-3小时;不良反应:误吸、窒息是最致命的、最严重的并发症;腹泻最多见;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要点回顾17护理措施:①防止误吸:妥善固定、半卧位、定时回抽、注意观察,及时处理;②防止粘膜损伤;③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堵塞;④防止胃肠道并发症;⑤密切观察和监测;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情境导入与思考王先生,男,35岁,肠梗阻手术后5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请思考:如何对王先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第二节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8护理措施:①防止误吸:妥善固定、半卧位、定时回抽、注意观察,及时处理;②防止粘膜损伤;③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堵塞;④防止胃肠道并发症;⑤密切观察和监测;
ThankYo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