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九下9鱼我所欲也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本。
2.通过诵读,带领学生把握经典论说类文言文的论证结构与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结构,品味语言特色。
3.借助思辨讨论,引领学生理解“舍生取义”及孟子所说的“吾养吾浩然之气”的深刻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理解“舍生取义”及孟子所说的“吾养吾浩然之气”的深刻现实意义。
难点:带领学生把握经典论说类文言文的论证结构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屏显:1.请以“孟子,(???????)”格式,阐述你所了解的孟子。
【明确】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与孔子合称“孔孟”,被尊为“亚圣”;
孟子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政治理念;
孟子提出“性善论”的哲学思想;
孟子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孟子有“吾养吾浩然之气”的自我培养目标。
……
屏显: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所学过的《孟子》三章,尝试理解什么是孟子认为的浩然之气呢?
【明确】一种正直的气质;一种刚直的精神。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自行回顾《孟子》三章中孟子其人的相关知识点,初步提出“浩然之气”的概念,为后续环节理解“浩然之气”的精神内核做准备。
活动一
1.屏显:都说文如其人,请同学们朗读PPT呈现的文本,明确本文朗读节奏和句式中充斥的“浩然之气”。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ee)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之者/得我与?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明确】
正音:“故不为苟得也”的“为”读“(wéi)”;
“故患有所不辟也”的辟读(bì);
“死亦我所恶”的“恶”读“(wù)”;
“乡为身死而不受”的“乡”读(xiàng);
本文为议论类文言文。初读文章,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势,排比、对偶的修辞使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力量感,这是“浩然之气”的力量。朗读本文时需要合理运用停连,读出文本气势。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活动,规范字音,明确本文文体,引领学生对文本形成初步印象。展示出寻找“浩然之气”的课堂线索。
2.屏显:借助注释,圈点勾画,探寻文本中投射的“浩然之气”。
寻找到“浩然之气”在“观点”“论证”和文辞所呈现的无处不在的“选择”的体现。
【明确】
“浩然之气”在“观点”体现:舍生取义。
作者借用“鱼与熊掌”类比“生与义”,从肉体的口体之需要上升到精神之“选择”,充分展现“浩然之气”。
(舍:舍弃;取:选择)
“浩然之气”在“道理论证”的体现:
正面道理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反面道理论证:“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小结:孟子追求“义”,反对不义,并且认为这种“义”是人人都有的。他的这种追求涵盖了“性善论”的哲学思想。
“浩然之气”在“举例论证”的体现:
正面举例论证:“一箪食,一瓢饮……乞人不屑也”(呼:吆喝;蹴:践踏)
反面举例论证:“乡为生死而不受……德我而为之”(乡:同“向”,先前,从前;为生死而不受的“为”:为了;德我而为之:接受了它。)
小结:孟子通过正反面例子论证,提出“勿失本心”的呼唤,“本心”是“羞恶之心”,即做了错事而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舍生取义”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件 -2024-2025学年语文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pptx
-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doc
- 第12课 醉翁亭记 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11课 岳阳楼记 课件(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12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27张PPT).pptx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9 桃花源记 课件(共18张PPT).pptx
- 第15课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课件(共1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29张PPT).pptx
- 九下9鱼我所欲也 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 7 《荷叶母亲》.pptx
最近下载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ppt课件.pptx VIP
- 设备操作工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青少年身体健康知识讲座.pptx
- AP化学 2013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3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步步高 HCD007(198)TSD电话 使用说明书.pdf
- 2025-2030年中国医用复合膜行业竞争格局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docx
- 标准图集-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pdf VIP
- 婚姻登记务与管理.ppt
- 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ocx
- 项目现场生产与进度管控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