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抽取工件100个,经测量:φmax=Φ28.004mm,φmin=Φ27.992mm,取0.02mm作为尺寸间隔进行分组,统计每组的工件数,将所得的结果列表2-3。精镗活塞销孔,图纸要求:实例二:表2-3工件频数分布表第165页,共192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图2-35活塞销孔直径尺寸分布图第166页,共192页,星期六,2024年,5月直方图作出后,通过观察图形可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估计生产过程的加工质量及产生废品的可能性。1)尺寸分散范围小于允许公差T,且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则两边都有余地,不会出废品。2)若工件尺寸分散范围虽然也小于其尺寸公差带T,但两中心不重合(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此时有超差的可能性,应设法调整分布中心,使直方图两侧均有余地,防止废品产生。3)若工件尺寸分散范围恰好等于其公差带T,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废品,故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分散范围。4)若工件尺寸分散范围大于其公差带T,则必有废品产生,此时应设法减小加工误差或选择其它加工方法。(2)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第167页,共192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图2-27用热空气均衡立柱前后壁的温度场第133页,共192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图2-28车床上主轴箱两种结构的热位移第134页,共192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内应力的产生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什么是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指在没有外部载荷的情况下,存在于工件内部的应力,又称内应力。产生原因残余应力是由金属内部的相邻宏观或微观组织发生了不均匀的体积变化而产生的,促使这种变化的因素主要来自热加工或冷加工。六、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加工误差第135页,共192页,星期六,2024年,5月残余应力对零件的影响影响存在残余应力的零件,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其内部组织有要恢复到一种新的稳定的没有内应力状态的倾向。在内应力变化的过程中,零件产生相应的变形,原有的加工精度受到破坏。用这些零件装配成机器,在机器使用中也会逐渐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整台机器的质量。第136页,共192页,星期六,2024年,5月在铸造、锻造、焊接及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工件各部分冷却收缩不均匀以及金相组织转变时的体积变化,在毛坯内部就会产生残余应力。(图2-29)1、毛坯制造中产生的残余应力毛坯的结构越复杂,各部分壁厚越不均匀以及散热条件相差越大,毛坯内部产生的残余应力就越大。具有残余应力的毛坯,其内部应力暂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虽在短期内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但当加工时切去某些表面部分后,这种平衡就被打破,内应力重新分布,并建立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工件明显地出现变形。第137页,共192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图2-29铸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图所示为一个内外壁厚相差较大的铸件,在浇铸后的冷却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的情况。第138页,共192页,星期六,2024年,5月2、冷校直引起的残余应力现象原因在外力F的作用下,工件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如图2-30b所示,在轴心线以上的部分产生压应力(用负号表示),在轴心线以下的部分产生拉应力(用正号表示)。在轴心线和两条虚线之间,是弹性变形区域,在虚线以外是塑性变形区域。冷校直工艺方法是在一些长棒料或细长零件弯曲的反方向施加外力F以达到校直目的,如图2-30a所示。第139页,共192页,星期六,2024年,5月影响措施当外力F去除后,弹性变形本可完全恢复,但因塑性变形部分的阻止而恢复不了,使残余应力重新分布而达到平衡,如图2-30c所示。对精度要求较高的细长轴(如精密丝杠),不允许采用冷校直来减小弯曲变形,而采用加大毛坯余量,经过多次切削和时效处理来消除内应力,或采用热校直。第140页,共192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图2-30冷校直引起的内应力第141页,共192页,星期六,2024年,5月2、切削加工中引起的残余应力工件在切削加工时,其表面层在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引起体积改变,从而产生残余应力。这种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由加工时的工艺因素决定。内部有残余应力的工件在切去表面的一层金属后,残余应力要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工件的变形。在拟定工艺规程时,要将加工划分为粗、精等不同阶段进行,以使粗加工后内应力重新分布所产生的变形在精加工阶段去除。对质量和体积均很大的笨重零件,即使在同一台重型机床进行粗精加工也应该在粗加工后将被夹紧的工作松开,使之有充足时间重新分布内应力,在使其充分变形后,然后重新夹紧进行精加工。第142页,共192页,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