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怀集味道 怀集高山小香菇》- 征求意见稿.docx

《怀集味道 怀集高山小香菇》- 征求意见稿.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T/CNGMA006—2025

怀集味道怀集高山小香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香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栽培场所、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等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怀集地区设施香菇的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9170香菇菌种

NY/T1061香菇登记规格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菌种fungusstrain

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香菇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3.2

子实体fruitingbodies

高等真菌的产孢构造,由已组织化的菌丝体组成。

3.3

菇蕾immaturemushroom

菇类蕈菌从原基上刚刚形成而尚未分化的幼小子实体,形如花蕾丛生。

4栽培环境要求

4.1生产场地

产地环境应符合Y/T5010要求。

4.2栽培场所

选择有洁净水源,排水良好,耕层在30cm以上,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半年内未用过除草剂的地块。

4.3菇房前处理

菇房使用前应清洁整理。清除杂物、杂草等,并进行灭虫和消毒。

5栽培技术

5.1菌棒制作

2

T/CNGMA006—2025

5.1.1培养料常用配方及要求

原料配比及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原料比例及质量要求

原料名称

配比

质量要求

木屑

75~80%

应符合要求NY5099要求。

麸皮、玉米粉或米糠

18~23%

应符合要求NY5099要求。

蔗糖

1~2%

应符合要求NY5099要求。

石膏

1~2%

应干燥、纯度高、无混杂物。

5.1.2培养料配制

按照配方将培养料混合,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使培养料最终含水量达到55~60%,pH4~7,水质应符合GB5084要求。

5.1.3装袋

使用15~17cm、长55~65cm规格的聚乙烯或耐高压的聚丙烯塑料袋。

5.1.4灭菌

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

a)常压灭菌:将料袋放入灭菌锅内,加热使温度在4h快速升到100℃,保持16~18h;

b)高压灭菌:需使用聚丙烯袋,121℃灭菌2h左右;

c)灭菌结束后,待温度降至50℃以下时,放汽,将料袋移入无菌室,待料袋温度降至30℃以下时方可接种。

5.1.5菌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优质丰产的品种。菌种质量应符合GB19170的要求,不使用污染、未成熟及老化、菌丝生活力弱的菌种。

5.1.6接种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接种时在料袋两侧交错位置,用消毒打穴器分别戳3个和2个接种穴,然后用接入原种。再迅速套上防护袋,重新封好口制成菌棒。

5.1.7接种时间

注意避开夏季高温接种。

5.2菌棒生产

5.2.1场地

要求阴凉、干燥、洁净、通风,远离工业三废、禽畜养殖场、垃圾站和堆肥场等污染源。

5.2.2环境条件

温度保持在18~25℃左右,料温不超过28℃。相对湿度宜控制在60~70%左右。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遮光培养。

5.2.3堆叠摆放

地面覆盖一层农用地膜,在膜上将菌棒按“井”字形紧密地水平摆放,堆叠5~7层,接种口朝向两侧,不被挤压。堆间距50~80cm,菌棒摆放好后用遮阳网覆盖,避光培养。

5.2.4翻堆

当接种口菌丝生长到2~3cm时,第一次翻堆,促进菌丝均匀生长。当接种口菌丝长到6~8cm时,第二次翻堆,脱掉防护袋,拉大菌棒堆间距,约10~15cm。接种20~30d各接种点菌斑相连,

3

T/CNGMA006—2025

针对菌斑进行第一次刺袋增氧;菌丝满袋后,第2次刺袋增氧,加速菌丝生长。翻堆时菌袋上下内外调换位置,要轻拿轻放,避免袋壁破损。

5.2.5通风降温

随着菌丝生长量的增加,菌棒呼吸发热增加,应注意通风换气,每天通风15~30min。气温高时,早、晚通风;气温低时,中午通风。

5.2.6转色管理

接种55~66d后,大部分菌棒表面形成菌皮和瘤状物。当菌棒表面分泌出黄水时,可通过加大通风、降低温度、增加昼夜温差等刺激措施加快转色。

5.2.7脱袋

当菌皮转为棕褐色,手捏菌棒有弹性,表面出现龟裂时,用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