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特应性皮炎治疗的全病程管理流程图
近期,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医学分会、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特应性皮炎(AD)治疗药物应用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下文简称共识)。HYPERLINK/s?__biz=Mzg2Nzc2MDcyMw==mid=2247498629idx=1sn=c75d518f229f98b893f494da003d77e2chksm=ceb414b9f9c39daf9da73bbea24995e2310279ff8cd02ab53b3b64aaf4f232525080339c536escene=21\lwechat_redirect\t/_blank特应性皮炎治疗用药专家共识必威体育精装版发布,一文掌握外用药和系统药物使用要点一文已经归纳了该共识的外用药和系统用药注意事项,但该共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那便是AD患者药物治疗的全病程管理。
AD的慢性和复发性特征决定了临床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治疗及管理策略主要为基于严重程度进行的阶梯治疗及达标治疗。根据AD评分(SCORAD),AD分为轻度(0~24分)、中度(25~50分)、重度(>50分)。针对AD患者药物治疗的全病程管理,该共识提出以下建议。
一、局部治疗及系统治疗的时机
1、轻度患者
①在保湿润肤基础上,根据患者及皮损特征选择合适强度和剂型的TCS是轻度患者的一线疗法,不适合TCS的患者可使用TCI或PDE-4抑制剂代替。
②面颈部、褶皱部位及乳房、肛门、外生殖器等敏感部位首选TCI。
③急性渗出性皮疹湿敷治疗,亚急性期皮疹可外用氧化锌糊等,继发细菌感染时外用抗生素软膏,头皮皮疹可外用搽剂或洗剂。
④皮损控制后转换为弱效TCS或TCI/PDE-4抑制剂进行主动维持治疗,在预防复发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⑤瘙痒严重者可辅以抗组胺药治疗。
2、中重度患者
①中重度患者应启动系统治疗。
②在药物可及的情况下,生物制剂可作为外用药控制不佳或不建议使用外用药的中重度患者的一线系统用药。
③病情程度偏重或经其他系统治疗控制不佳的难治性中重度患者,若年龄<65岁且无心血管或恶性肿瘤危险因素,可考虑JAK抑制剂治疗。
④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常规疗法(如局部治疗、抗组胺药等)无效或不适用的重度患者。
⑤系统应用激素不能诱导长期缓解,仅考虑用于病情严重、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急性发作期患者,且只能短期应用。
二、达标治疗
需系统治疗的中重度患者可采用达标治疗(T2T)策略进行管理。短期目标快速诱导缓解,长期目标是维持缓解和预防复发。
①短期目标:可接受的短期目标是3个月瘙痒缓解、皮损改善、生活质量改善;优化的短期目标是6个月瘙痒持续控制、皮损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②长期治疗(6~12个月)目标:瘙痒持续控制、皮损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疾病长期控制(具体指标见图1)。
③急性期诱导缓解治疗时,选择系统药物应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尽早起始,在平衡获益与风险的前提下选择可快速控制炎症及瘙痒的治疗方案,足程治疗。
④同时,以外用药物作为基础治疗利于更快应答,并可延长缓解时间,降低复发风险。
三、联合治疗
对于采用单一系统疗法未获得满意效果的患者,可考虑联合其他疗法,如治疗AD的生物制剂联合激素、环孢素、甲氨蝶呤或窄谱中波紫外线。JAK抑制剂与其他系统疗法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尚未得到评估,目前不建议与生物制剂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部分患者在使用新型系统治疗药物时可能出现疗效衰减,在确保良好依从性及充分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可考虑酌情增加单次给药剂量或缩短给药间隔,也可联用传统系统治疗药物,或改用其他系统治疗药物。
四、治疗转换
(1)从一种系统治疗药物转换为另一种系统治疗药物时,根据患者对新药物的临床反应逐渐减停先前所用药物,避免病情加重。如系统免疫抑制剂转换为度普利尤单抗,建议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前8周内系统免疫抑制剂保持原来的剂量,第8周后若疾病控制,再逐渐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
①使用环孢素的患者将剂量减少至75%,若反应良好则在第10周后减少至50%,第12周后减少至25%,第14周后停用;
②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将剂量减少至50%,反应良好者第12周停止使用。由环孢素转换为小分子药物时,第1周时可将环孢素剂量减少至50%,第2周时减少至25%,第4周时停用。巴瑞替尼治疗8周无效、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治疗12周无效、生物制剂治疗16周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转换治疗。
(2)从生物制剂转换为小分子药物无需逐渐减停,如接受度普利尤单抗的患者转换为JAK抑制剂时,可在末次注射度普利尤单抗后立即开始使用JAK抑制剂。若因安全性或耐受性问题换药,则可考虑直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