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六、一些病例的报告要求已报告的病例跨年度必须再次报告,当年已报告的病例如复诊或再次住院可以不报告,但要在科内传染病登记簿上登记,再次感染者需要再报告。六、一些病例的报告要求必须慎重审核的病种: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登革热、白喉、布鲁氏菌病、恶性疟疾、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艾滋病。乙肝病例医疗机构只能报实验室确诊病例或病原携带者。01甲、丙、戊型肝炎病例需报告为实验室确诊病例。02六、一些病例报告的要求六、一些病例报告的要求疟疾未分型或临床诊断病例不能报告,必须经实验室确诊为间日疟或恶性疟(须慎重)后报告,如果血片镜检不能分型,须将血片报省疾控中心复检。六、一些病例报告的要求麻疹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须留取血标本,待疾控中心实验室确诊后方可进行网络报告。六、一些病例报告的要求梅毒病例报告应按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进行,分类为实验室确诊病例(TRUST和抗体均为阳性),无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病例和阳性检测病例。六、一些病例报告的要求淋病病例报告分类为实验室确诊病例,无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病例和阳性检测病例。六、一些病例报告的要求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报告分类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无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阳性检测病例。六、一些病例报告的要求尖锐湿疣病例报告分类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病例。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
--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卫事件
/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肺结核1门诊医生职责1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和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人,应进行痰涂片检查和胸部X光检查。2检查结果显示活动性或疑似肺结核病人,应在门诊日志上用红笔标注,并在医院肺结核可疑者门诊登记本上登记,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和三联《肺结核患者或疑似患者转诊单》。七、几种重点管理的传染病2病房医生职责1对入院后诊断为肺结核及可疑肺结核的病人做好登记和报告。2待主要病情稳定后,将病人转诊到结防机构继续治疗和管理,填写三联《肺结核病人转诊单》肺结核传染病防治法概述及报告
管理措施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防保科杨贻清提纲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二、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三、报告程序与方式四、报告时限五、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六、一些病例报告的要求七、几种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八、传染病疫情的登记九、管理措施01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89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实施宪法规定的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法律之一。使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从行政管理走上了法制管理轨道。02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新的法律更加适应当前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形势和要求。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01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不是不重视治疗,而是要求无病防病,有病早治,尤其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更应该立足于防,防治结合。防与治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01防治结合体现了由过去的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即由单纯的医疗服务扩展到医疗预防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展到心理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展到社会服务。01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公布时为37种,现为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新增的为乙类的甲型H1N1流感,丙类的手足口病。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01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02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02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01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第四条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ppt
- 喷油嘴检测清洗仪培训.ppt
-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应注意的问题.ppt
- 中班语言活动:彩色牛奶.ppt
- 三用电表使用方法.ppt
- 商品标准与标准化.ppt
- 主持人初步培训资料.ppt
- 优秀学校网站建设方案.ppt
- 光彩国际俱乐部整体市场推广策划案.ppt
- 创业型企业融资与融资担保运作.ppt
- 2024年光储项目设计要点及消防安全分析报告.docx
- 大模型提示学习与思维链PPT.docx
- 大连院S-RHT®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技术.docx
- 高盛 -电网转型:从周期性过渡到结构性成长;可再生能源消纳和人工智能是两大利好因素(摘要) 20240120.docx
- 上海与杭州遗产捐赠的探索性研究.docx
- 2025年有色行业年度策略报告:金铜共舞,拾级而上.docx
- 地球偿付能力 -寻找我们与自然的平衡 Planetary Solvency–finding our balance with nature -Global risk management for human prosperity.docx
- 使用血液系统自我评估(BSS)工具识别血液服务障碍指导文件 -血液系统自我评估.docx
- 碳氢化合物冷却液与服务器材料以及健康环境的兼容性研究.docx
- 银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双宽松下稳中求进“内外兼修”和而不同 -大公国际.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