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口腔正畸学肌激动器18课件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激动器《口腔正畸学》口腔医学系王澜

肌激动器1908年Andresen设计发明,又称Andresen矫治器.早期的肌激动器结构比较简单,经长期应用改良和完善,得到了发展.

肌激动器

一、作用原理

肌激动器的矫治力来源于咀嚼肌、口周肌,其在口内的松散固位也主要依靠咀嚼肌。以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为例,由于肌激动器的作用,下颌被引导到向前向下,在新的位置上,咀嚼肌群的平衡被打破后,上下颌骨受到相互的作用力,产生如下的颌骨生长效应。1.刺激下颌骨矢状向生长;2.刺激下颌骨垂直向生长;3.抑制上颌骨矢状向生长.

肌激动器

二、适应证1.主要用于矫正青春发育高峰期安氏I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2.用于矫治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和开(牙合)畸形。

肌激动器三、基本结构该矫治器结构简单,主要是由一整块树脂基托组成,其次是0.9~1.0mm不锈钢丝形成的诱导丝,无特定的固位装置,也没有产生机械力的加力装置。

肌激动器

肌激动器四、结构1.基托:①基托的上颌部分覆盖整个腭盖或用1.0~1.2mm的不锈钢丝弯成U形腭杆代替上颌部分基托,远中达最后一颗磨牙;②下颌部分向下延伸至口底,后缘必须达到下颌最后磨牙舌面的远中

肌激动器③上下基托相连,在下前牙切缘形成塑胶帽,若塑胶帽仅盖住下切牙切缘,则在阻碍下切牙垂直萌出的同时不影响切牙的唇向移动,若不需要下前牙唇向移动,塑胶帽可覆盖下切牙及尖牙切缘1/3;④后牙区相应的基托有牙萌出的导面,通过调磨塑胶导面,可以控制,引导后牙向正常的方向移动.

肌激动器

肌激动器

2.诱导丝按错(牙合)畸形的种类不同大致分为三类:①上颌诱导丝,一般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前突患者,诱导丝放在上颌,与活动矫治器的双曲唇弓相同,位于上颌前牙唇面,从上颌尖牙远中越过(牙合)面,并且不能影响上下牙齿的(牙合)向萌出,也可弯制成曲向远中的水平曲唇弓,该唇弓可将肌肉的矫治力传导至上前牙,如果上前牙腭侧牙槽部分的基托被缓冲,上前牙在唇弓的作用下将向腭侧倾斜移动.

肌激动器

②下颌诱导丝,结构和上颌双曲唇弓相同,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下颌前突时选用.但严重的I类1分类患者,因为覆盖过大,唇肌、颏肌紧张,除使用上颌诱导丝外还应增加离开下前牙唇面2mm的下颌诱导丝或下颌唇挡,以消除下唇对下前牙的异常肌张力.③颌间诱导丝,主要用于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从上颌尖牙与侧切牙之间弯向下颌,位于下前牙唇面.如上唇张力过大,可增加离开上前牙唇面2mm的上颌诱导丝或上颌唇挡.

肌激动器诱导丝安氏Ⅱ类的上颌诱导丝安氏Ⅲ类的颌间诱导丝

肌激动器五、制作1.印模和模型2.咬合重建3.诱导丝的弯制4.基托的制作5.基托诱导面的形式和作用

肌激动器

六、临床应用1.矫治器试戴1周后,绝大多数患者能够适应并将矫治器保持在口内正确位置,少数患者入睡后矫治器会不自觉脱出口腔,应检查垂直打开的距离是否不足,或是下颌前移的距离过大

肌激动器

2.矫治器戴人后1~2周复诊,检查口腔软硬组织及颞下颌关节区有无不适或压痛.患者适应后,可按前述方法形成正确的诱导面,每4~6周复诊一次,复诊时注意以下三点:①检查诱导面与牙齿接触部分是否形成光亮区,对矫治不利的光亮区应当调磨,如果缺少光亮区,说明牙导面未起作用,应在不改变下颌位置的条件下考虑重衬;②检查后牙导面是否影响乳-恒牙的替换和第二磨牙的萌出;③缓冲上切牙腭侧基托,调整唇弓与上前牙唇面接触,利于上切牙腭向移动.

肌激动器3.肌激动器由于体积较大,戴人后影响发音和咀嚼,一般在夜间及休息时戴用,每天确保戴用至少14小时,戴用时间越长,疗效越佳.安氏Ⅲ类1分类错(牙合)一般在戴用10~12个月后,后牙可达到中性(牙合)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

肌激动器七、肌激动器与口外弓的联合应用肌激动器对安氏I类低角病例的面型改善非常有利,但对安氏Ⅱ类高角病例却十分不利,这是由于:①在垂直方向控制上,肌激动器鼓励下后牙的萌出以矫正前牙深覆(牙合),由于下后牙的萌出造成(牙合)平面和下颌平面的顺时针旋转、面高增加.

肌激动器②在矢状向控制上,肌激动器虽可明显地促进下颌向前生长,但对上颌向前发育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对安氏Ⅲ类高角或合并上颌前突病例的矫治,常需将口外弓与肌激动器联合起来使用.通过口外牵引能够有效抑制上颌骨的向前生长发育,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牵引力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