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学概要泸医附院中医科张玲TEL中医学绪论教学目标了解了解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与辉煌成绩掌握中医学的根本特点
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中医学是在长期生活、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而成的又有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的渗透成为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疗体系。中医学绪论
中医学历史沿革与辉煌成绩
第一局部〔分为六个主要阶段〕
1.远古时代----中医学的萌芽阶段
茹毛饮血、筑穴而居。觅食充饥、与兽搏斗、积累了原始医疗知识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伊尹治汤液商代:甲骨文出现医用文字如:疾、医、疥等 周代:出现医学分科如:食医、疡医、疾医、兽医等
2.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 体系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元气论自然观“人之生,气之聚也….散那么为死〞阴阳五行学说已具雏型。儒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2.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 体系的奠基阶段?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使中医学从原始经验阶段步入抽象概念的理论阶段。
2.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 体系的奠基阶段秦汉时期著名的医家扁鹊(秦越人)?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论述了脏腑、经络、脉学、针法分析了病例。补充了?内经?的缺乏。
2.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 体系的奠基阶段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按成效特点分成上、中、下三品,所录药物成效的记载,屡经检验,大多准确可信。书中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等性味学说,确立了中药理论的根底。该书的问世,使中药学科进入了迅速开展的轨道。
2.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 体系的奠基阶段东汉医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编写了?伤寒杂病论?。该书后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分别讨论外感病和内伤杂病,创造出理法方药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著名医家张仲景
春秋战国、秦汉----中医理论
体系的奠基阶段
典故:杏林春暖
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 融合和开展阶段
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 融合和开展阶段(3)中医学融合来自印度、波斯等国外医学知识,成为当时世界医学中心。世界上最早由国家制定公布的官方药典?新修本草?问世。
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 融合和开展阶段西晋医家皇甫谧〔公元215~282〕 ?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书中经过考查确定了当时的腧穴总数和穴位349个〔包括单穴49个,双穴300个〕,公元701年日本政府制定医药职令时规定,本书为医学士必修书。
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 融合和开展阶段
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 融合和开展阶段苏敬等二十余人〔公元657年-659年〕?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局部,载药850种,在国外影响较大。比欧州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
3.晋至隋唐----中医学分化、 融合和开展阶段孙思邈〔公元581~682〕?备急千金要方?分为30卷,合方论5300首?千金翼方?30卷,载方2571首。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如瘿病〔指甲状腺肿类疾病〕是因人们久居山区,长期饮用一种不好的水所致,劝告人们不要久居这些地方;如夜盲病人,采用动物肝脏治疗等。
4.宋至金元----学派涌现、
理论突破阶段
4.宋至金元----学派涌现、
理论突破阶段
4.宋至金元----学派涌现、
理论突破阶段王惟一〔公元1026年〕设计铸造铜人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考试官将铜人穴位注水,外用蜡封。受试者如取穴正确,可针进水出。这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创举。
4.宋至金元----学派涌现、
理论突破阶段
这一时期中医学开展的特点有二:一是对宋、金、元、明以来医学各领域众多进展总结归纳,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二形成了著名的“温病学派〞;代表人物有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王孟英〕。?温热论??湿热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