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解词题知词人学习任务一
解诗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词牌名词题西江月如梦令渔歌子忆江南浣溪沙作者送别好友鲍浩然去浙东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今江苏南通)人,宋代词人。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变法不满,认为王观是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由,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其词学柳永,情景交融,生动风趣,时有奇想。知诗人
初读词文理解词意学习任务二
初读古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初读古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通“哪”,指哪里。
知诗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知诗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知诗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欲:想,想要。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知诗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盈盈:美好的样子。才始:方才。
知诗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朋友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方才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品上阙感悟景之美学习任务三
鲍浩然要去的浙东位于江南,我们都知道江南景色优美、风景如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白居易记忆中的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杜牧眼中看到的江南;“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是韦庄耳中听到的江南。作者王观又是怎样描绘江南浙东美景的呢?画一画,读一读。品上阙
品上阙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浙东风景如画,作者却只抓住了浙东的山和水来描写。作者运用比喻,把清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碧绿的山峦比喻为美人的蹙起的眉毛,这样的比喻很是新奇。在王观之前,文人习惯用“眉如春山”“眼如秋水”来比喻形容女子容颜之美。
品上阙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她画的眉眉形细长,眉色略淡,如望远山,时人纷纷效仿。从这之后,后人用“眉如春山”来比喻美女的眉。
品上阙白居易在《筝》诗中写到:“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后世文人就用秋水、秋波来形容美女的眼——“眼如秋水”。
品上阙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很聪明,这首词中他反用其意,把秀丽的浙东山水比作美人的眉眼。真是比喻新奇,不落俗套呀。
品上阙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三四两句,词人采用设问的修辞方法,一问一答,点出鲍浩然此行要去的地方,是“眉眼盈盈处”,是有着秀丽山水的浙东。
品上阙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上阙写景,巧妙运用了新奇的比喻,把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析下阙体会情之切学习任务四
析下阙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面对好友的离去作者的心中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呢?你从哪些诗句,哪个字感受到的?难过、不舍、伤感
析下阙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送春”,已让诗人满怀伤春之愁,十分惆怅;而今又要“送君”,更添离愁。所以,两个“送”字强调表达了作者因朋友离去依依不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5春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 第3课《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教学课件).pptx
- 25春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 第4课《藏戏》(教学课件 )2.pptx
- 25春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教学课件).pptx
- 25春部编版六下语文古诗词诵读 《采薇(节选)》(教学课件).pptx
- 25春部编版六下语文古诗词诵读 《春夜喜雨》(教学课件).pptx
- 25春部编版六下语文古诗词诵读 《江上渔者》(教学课件).pptx
- 25春部编版六下语文古诗词诵读 《泊船瓜洲》(教学课件).pptx
- 25春部编版六下语文古诗词诵读 《清平乐》(教学课件).pptx
- 25春部编版六下语文古诗词诵读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课件).pptx
- 25春部编版六下语文古诗词诵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