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北四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个人优良文风如何养成?我认为多读古代经典是不二法门。古人视“立言”为“三不
朽”之一,因而特别重视著书立说,并留下极为丰富而宝贵的遗产。经典古文,历史文化积
淀厚重,起承转合独具匠心,遣词造句生动精巧,成语典故丰富多彩。作为中国的文化人,
主动自觉地挑选一些合适的篇什用心去读,完全是应该的。
从经典古文中谕出“文心”。试想一下,诸葛亮的《诫子书》如无“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如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一句,周敦頤的《爱莲说》如不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这些层章还
能流传千古吗?《文心雕龙》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这句简单的话所指正是
好文的真谛。虚夸不实的大话、无病呻吟的废话、不接地气的官话、没有内容的空话、人云
亦云的套话、自以为是的急话、胡说八道的鬼话,都不可能有“文心”,更不用说深造自
得。这样的文章,不可能让人喜爱,更不可能广为传播。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因为它们都能追求创新而师法自然。文无定法是指不要墨守
成規,不能生搬硬套,并不是说写作没有遵循的原则。陆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
策”,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陈于陛说“作文不必论奇古,须自成一家意见”,这些
都在强调创新,包括内容、形式、语言等各个方面。至于写作方法的最高境界则是师法自
然。陆游说“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李梦阳说“夫文者,随事变化,错理以
成章者也”,董桂敷说“造化真文章,本自无定相”,所强调的都是师法自然,袁枚甚至说
“凡作诗文者,宁可如野马,不可如疲驴”。
语言修辞也极为重要。《文心雕龙》说:“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磨,句无玷
也;句之清英,字不安也。”文章文采焕发,一定是章节没瑕疵;章节鲜明华丽,一定是句
子没有污点:句子清洁明净,一定是字词没有瞎用。这句话虽着眼于字句章篇关系,核心意
思則是说,把文章写好就要讲究语言和修辞。对语言修辞的重视,我国有悠久传统,所谓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就是强调这一点。
(摘编自华学诚《优良文风的养成之道》)
材料二:
在汉语词汇中,“清”与“自然”在审美领域是备受推崇的两个概念。
《说文解字》解释“清”就是“澄水之说”。什么叫“澄”呢?《说文解字》又用
“清”字给解释回去了。综合来说,清的本义就是形容水流安静而纯净透明的状态。虽然天
地万物争奇斗艳,“形难为状”,但纯净透明的“清”一定是最受人赏爱的。
具体到文风,正如宋代林景熙《王修竹诗集序》说:“天地间唯正气不挠,故清气不
浑。清气与正气合而为文,可以化今,可以传后。”只有清气与正气相结合的文章才能化今
传后,而“正气”就涉及一个时代的理想与精神、一个人的操守与德性。
在老子哲学中,“自然”是终极而至高无上的法则,“自然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则
无往而不胜”,自然是通向一切的法门。庄子也说:“能顺其自然者谓之德,失其自然者谓
之力。”“德”的地位尊崇,“自然”的地位也因此隆盛。
其实,清澄也是一种自然,是术被搅动、未掺杂质的纯净纯美。清澄自然是天地间的大
关风景,也是人类的审美极境。文风从来不是单一的语言风格之事,中国古代文论历来有
“文品出于人品”之说,与作者的德性追求、反映“理事情”的真实深广程度密切相关,但
在表现形式,毫无疑问,清澄自然是一种文章之大头。
文学来自生活,一种好的文风一定与真实、灵动而深刻的人生体验相关,也与作者超越
现实的宏观理论思考相关。王国雄在《人间词话》中说:“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有了细致、充足而到位的生活体验,有了超越日常生活的领悟能力,笔下的文
字必然是深具质感和光泽的。
文风的自信在本质上来自于内容的自信。王国维在《〈人间词乙稿〉序》中说:“余之
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阕,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则平日之所自信
也。虽比之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余愧有所不如,然此等词人亦未始无不及余之处。”一个平
素总体低调谦逊的王国维,何以在填词上如此自信呢?尤其是说五代北宋之大词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婴幼儿睡眠及睡眠问题.ppt VIP
- 山东省青岛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部分学生调研检测(1月)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 2025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南通一模)(含答案).pdf VIP
- (一模)2025年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pdf
- 鸡尾酒培训—财务部分.ppt
- 喜茶品牌手册.pdf
- 高中英语2025届高考高频词(共240个).doc
- 2025届漳州高三1月市质检(漳州二检)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六市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