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司法考试刑法:因果关系
司法考试\o刑法刑法: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o法律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考生整理了上述知识点的重要内容,请考生认真阅读。
精彩链接:
司法考试刑法之危害行为
司法考试刑法:犯罪的分类
司法考试刑法之刑法的时间效力
司法考试刑法之罪刑法定原则?
(一)因果关系的理论意义
在司法考试中,因果关系是重要考点。理解因果关系,一方面要理解因果关系判断自身在刑法理论中的意义。
1.影响罪数认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表白该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属于同一个案件,成立一罪;否则,该行为与危害结果也许属于两个案件。
2.影响故意犯罪未完毕形态的鉴定。在故意犯罪中,假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则成立既遂。
3.影响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鉴定。在我国刑法中,所有过失行为要成立犯罪,必须导致特定实害结果,即规定过失行为与特定实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假如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过失行为就不能成立犯罪。
4.影响结果加重犯的认定。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才干认定结果加重犯。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共性:
1.客观性:因果关系的有无,只能依据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判断,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
例如,甲交通肇事当场撞死被害人乙,甲随之逃逸,甲主观上一直认为是自己的逃逸行为导致乙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尽管甲认为自己的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在客观上死亡的因素却是之前的交通肇事行为,所以甲的行为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情形。
再如,张某杀害甲,甲受伤后去医院治疗,当晚乙放火烧毁医院,把住院治疗的甲烧死。张某不知道这一事实,一直认为是自己杀死了甲。张某只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注意:不要混淆客观上有无因果关系问题与主观上的因果关系错误问题:因果关系有无的判断跟行为人是否结识到因果关系无关。
2.顺序性:因素在前,结果在后,而不也许颠倒。
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条例》第92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所有责任。甲白天将货车停在马路边后下车小便,后面的小客车飞速驶来,撞到货车尾部,司机当场死亡。行为人拨打110后迅速逃离。本案中发生了交通事故,并且甲有违章行为,但交通事故在前,违章行为在后,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不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因果关系。所以,条例中所有责任只是行政责任而非刑事责任,甲不成立交通肇事罪。
3.相对性:因素也许是其他现象的结果,结果也许是其他现象的因素。
注意:刑法上在拟定因素时,只能以刑法明文规定的危害行为为界线,而不能随意扩大刑法评价的范围;在拟定危害结果范围的时候也要区分直接的危害结果与间接的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结果与非构成要件结果、物质危害结果与非物质危害结果。
4.规律性:因素与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是讨论引起与被引起的这种关系自身,而不是对行为与结果自身的研究。是否存在这种关系,既要考虑自然的科学法则,还要考虑经验法则、盖然性法则。
5.复杂性:存在一因一果、多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等现象。
例如,二重的因果关系、重叠的因果国关系属于多因一果的情形,想象竞合犯属于一因多果的情形。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1.范围的特定性:在刑法上,只有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危害行为才是因素。
2.内容的特定性:在某些犯罪中,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必须是一种特定的发展过程。
(1)诈骗罪(涉及协议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犯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使被骗人产生结识错误,被骗人基于该结识错误处分财产,从而导致财产损失。假如对方没有被骗,而是基于怜悯等心理或者出于配合警方抓捕行为人的需要而处分财产给行为人,那么,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与取得财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多只能认定为诈骗罪的未遂。
(2)敲诈勒索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恐吓行为使被害人陷入恐惊心理,被害人基于恐惊心理处分财产,从而导致财产损失。假如被害人主线没有陷入恐惊心理,而是基于同情或者为了抓捕犯罪人而处分财产,那么,行为人的敲诈行为与取得财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多只能认定敲诈勒索罪的未遂。
(3)抢劫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行为压制被害人反抗,强行劫取财物。假如行为人取得对方的财物并不是基于压制反抗强行取得,那么抢劫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就没有因果关系。例如甲为了抢劫乙的财物,对乙追打,乙在逃跑过程中钱包不慎掉落,甲发现以后拾取该钱包而拜别。甲的抢劫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注意:按照司法解释,抢劫罪只要导致被害人轻伤以上后果或者取得财物(当然规定抢劫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口腔大学规划方案.docx
- 药物动力学常见参数和计算方法.pptx
- 2023年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7月真题试卷.doc
- 烧烤酒馆推广方案.docx
- 章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pptx
- 内招餐厅装修方案.docx
- 考试书籍策划方案.docx
- 生理学血液专业知识宣讲.pptx
- 矿山机车维修方案.docx
- 2023年会计证继续教育部分试题整理东奥.docx
- (高清版)DB50∕T 927-2019 渝小吃 鸳鸯叶儿粑烹饪技术规范 .pdf
- (高清版)DB50∕T 939-2019 铜梁龙舞道具制作规范 .pdf
- (高清版)DB50∕T 911-2019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范 .pdf
- (高清版)DB50∕T 923-2019 渝菜 丁家兔烹饪技术规范 .pdf
- (高清版)DB50∕T 930-2019 二维码激光蚀刻本标识技术应用导则 .pdf
- (高清版)DB50∕T 935-2019 优质中稻—再生稻生产技术规范 .pdf
- (高清版)DB50∕T 936-2019 工业企业碳管理指南 .pdf
- (高清版)DB50∕T 816-2017 渝小吃 山城小汤圆烹饪技术规范.pdf
- (高清版)DB50∕T 867.15-2020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15部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pdf
- (高清版)DB50∕T 740-2016 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