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掌握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相关文学常识,以及律诗的基本体式。

2.学习诗歌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诗歌浓郁悲凉的意境和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深刻理解杜甫积极入世的精神内涵,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探讨景与情的关系;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2.领悟“悲”的内涵,鉴赏诗中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国家之秋的巧妙结合,认识杜甫“沉郁”诗风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1.影视剧导入:《庆余年》范闲作诗。

导入语:影视剧《庆余年》中范闲诗会赋诗一首,赢得满堂称彩,范闲也因此诗扬名南庆。

2.名言导入:胡应麟《诗薮》中的评价。

导入语:胡应麟《诗薮》中言,“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者。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当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这是对《登高》一诗的评价,如此高度的赞赏,《登高》到底当不当得?我们通过学习来寻求答案。

(二)诵读明意

1.朗读三原则:读准字音,读准断句,读出感情。

2.自由读:展示结构断句。

3.示范读:欣赏名家朗诵,感受诗人的悲苦和愁思。

4.小组读: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诗义,注意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百年:晚年/一百年

苦恨:极其遗憾/苦和恨

万里:远离故乡/路程遥远

艰难:生活多艰,国家多难。

(三)登高之悲

1文体讲解: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文学常识,以及律诗的基本知识。

第一,限字句。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叫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第二,定韵脚。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第三,调平仄。诗句中每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有基本的规定。

第四,讲对仗。律诗的首尾两联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律诗的章法讲究起承转合,对应首颔颈尾。

2思考问题:全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倾向的字是什么?

“悲”

3思考问题:诗人所“悲”为何?“悲”从何来?哪句诗最能体现?

(1)罗大经《鹤林玉露》“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万里:杜甫安史之乱后漂泊西南,离家多时。

悲秋:秋天草木凋零、秋风萧瑟,情景极易引发悲凉之感。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

作客:羁旅之愁。

常作客:恒常作为羁旅游子漂泊异乡。

百年:人生迟暮,志向未达的凄凉失意。

多病:杜甫晚年多病,疟疾、耳聋、肺病、糖尿病。《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台:高处易悲,登高望远常有悲凉之感。

独登台:亲朋好友相继离世,留他孤苦一人。

(2)悲什么?

悲己:万里、作客、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悲景:秋、台

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仰视有俯视,意境开阔又有寂寥之感。

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十四字有六种典型秋色,高低远近,有动有静,“哀”字奠定了全诗情感基调。

悲国:“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牵连,悲不只有个人艰难,还有国家艰难。

4引入诗人生平:结合《课时练》第39页内容了解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

(1)“诗圣”: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其诗以古体诗、律诗见长,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萧散自然,多为忧国忧民,感时伤世之作。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2)“诗史”:

(3)背景: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在重阳节之时,他为排遣心中抑郁,抱病登台,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5.思考问题: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悲”?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表面写景,实质写情。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其中又都暗含着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运用这种方法作文,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情色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