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问寒热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1恶寒畏寒发热恶风的概念与临床表现恶寒是病人有寒冷的感.pptx

一问寒热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1恶寒畏寒发热恶风的概念与临床表现恶寒是病人有寒冷的感.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问寒热—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1、恶寒、畏寒、发热、恶风的概念与临床表现

恶寒,是病人有寒冷的感觉,虽覆被加衣或近火取暖,仍不缓解。

畏寒,病人自觉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

恶风,指遇风怕冷,避之可缓的症状。

发热,一般指体温高于正常,但也包括病人体温正常,自觉全身或某一局部发热。

2、临床中寒热的四种表现及临床意义:

(1)发热恶寒

(2)但寒不热

(3)但热不寒

(4)寒热往来

(二)问汗—诊察病邪性质及阴阳盛衰

汗液形成机制:

阴液阳气蒸腾汗

“汗”阳气蒸化津液从汗孔排出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

问汗的内容:

1、辨汗出有无;2、辨汗出时间;3、辨汗出部位

意义

诊察津液的盈亏,阴阳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阳加于阴谓之汗”

《素问·阴阳别论》

1、表证辨汗

表证无汗--恶寒发热,肌肤无汗出,脉浮紧

外感寒邪引起的感冒

寒主收引,毛孔郁闭故无汗

表证有汗--恶风发热伴有汗出,脉浮缓

外感风邪为主引起的感冒

风性开泄,毛孔疏松故有汗

“表实证”

“伤寒感冒”

“表虚证”

“伤风感冒”

2、里证辨汗

自汗:日间汗出,动则甚,主气虚、阳虚证。

盗汗:入睡汗出,醒后自止,主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

大汗:里热证;亡阳证。

战汗:先全身战粟抖动,继而汗出为战汗,是疾病的转折点,若汗后脉静身凉,为邪去正复病向愈,若汗出身热脉躁不安,为邪盛正衰之危候。邪正相争之转折点

汗出脉静身凉-------为正胜邪去

3、局部辨汗

(三)问疼痛

1.疼痛的机制

不通则痛——实证

不荣则痛——虚证

2.问疼痛的内容——性质、部位、程度、时间和喜恶。

⑴问疼痛的部位:

头痛连项者属太阳经

两侧头痛者属少阳经

前额连眉棱骨痛者属阳明经

巅顶痛者属厥阴经

胸痛:胸部正中或两侧疼痛,主要反映心肺病变。

胁痛: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肝胆经脉布于两胁,主

要反映肝胆病变。

头痛

(2)疼痛的性质与意义

胀痛——疼痛伴有胀的感觉,为气滞作痛的特点。

剌痛——疼痛如针剌之状,为瘀血致痛的特点。

走窜痛——痛处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为气滞或风

湿痹痛。

固定痛——痛处固定不移,为瘀血或寒湿痹痛。

冷痛——疼痛伴冷感而喜暖,为寒痛。

灼痛——疼痛伴灼热感,喜冷恶热,为热痛。

绞痛——疼痛剧烈如刀绞,为有形实邪阻滞致痛。

隐痛——疼痛不甚剧烈,可忍耐,绵绵不休,为虚痛。

重痛——疼痛伴沉重感,为湿痛。

掣痛——抽掣牵扯疼痛,连及它处,也称引痛、彻

痛,为肝气不舒,经脉阻滞。

空痛——疼痛有空虚感,为气血不足之虚痛。

诸病疼痛的一般规律:一般的说,凡新病疼痛,痛势较剧,持续不解,痛而拒按,多属实证;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痛而喜按,多属虚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