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坡头区一中陈登菊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3、学习孟子的论证方法0102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的原因,(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恐惧同情的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原因)不是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这样的。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6)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刚端于我(7)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8),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9)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译文: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就不是人;没有羞耻憎恶心,不是人;没有谦让心,不是人;没有是非心,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残害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性善论)(正)讨论:何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举例说明)01正面:小孩落水,贫者患重症,都会有人冒险入水救命,慷慨解囊相助;看到饱受战争伤害的人民会同情,看到无力生活的乞讨者会施舍,爱护动物,都是恻隐之心的表现。02反面:“我爸是李刚”事件、西安药家鑫事件,在他们眼中,人的生命竟如草芥,他们根本不能称其为“人”。03讨论:何谓“羞恶之心,礼之端也”?(举例说明)01.正面:廉颇负荆请罪,周处除三害02.反面:《齐人有一妻一妾》中的齐人讨论:何谓“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举例说明)正面:“小让”:“孔融让梨”;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大让”:鲍叔牙把万人争夺的相位拱手相让给管仲;在生死面前,谭千秋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世贸中心大楼里的人仍保持谦让的风度,使场面变得有秩序,最令人感动的是,有位盲人,牵着一只“导盲犬”,竟然在人们的谦让和关照下一路畅通,顺利逃生。讨论:何谓“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举例说明)正面: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而被烧死;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为了证明地圆说,进行首次环球航海,最后死在充满艰辛的征途上。反面::“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小结:“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四肢,便不是一个身体完整的人;一个人失去仁义礼智,也不是一个心灵完整的人。当然,一个人仅仅拥有仁义礼智四个发端还不够,还要“扩而充之”,即在自身所固有的仁义礼智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充实,孜孜不倦地追求。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译文: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给予的,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思想、领悟罢了。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对我们说:“我发现手脚就长在我们的身上!”我们认为他是个百分之百的白痴。可今天突然有人对我们说:“我发现仁义礼智就在我们的本性之中!”我们认为他是白痴还是认为他发现了“新大陆”呢?古往今来,东南西北,多少人在寻求仁义礼智、世间公道,却原来都是背着娃娃找娃娃。孟子向我们猛击一掌说:娃娃不就在你的身上吗?于是我们都反省自身,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中去寻求仁义礼智的善的根苗,加以培养,使之茁壮成长。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译文】孟子说:“人跟禽兽不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