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五单元测评.pdf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五单元测评.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测评

(:150:150)

时间分钟满分分

(35)

一、现代文阅读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希腊神庙

19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界最大的流派是以费肖尔父子为首的新黑格尔派,他们最大的成就在对于

移情作用的研究和讨论。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

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

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最明显的事例是观照自然景物以及由此产

生的文艺作品。

移情说的一个重要代表利普斯反对从生理学观点来解释移情现象,主张要专用心理学观点,运用

英国经验主义派的“观念联想”(特别是其中的“类似联想”)来解释。他举古希腊建筑中的道芮式石柱

为例。这种石柱支持上面的沉重的平顶,本应使人感到它受重压而下垂,而我们实际看到的是它仿佛

在耸立上腾,出力抵抗。利普斯把这种印象叫作“空间意象”,认为它起于类似联想,石柱的姿态引起人

在类似情况中耸立上腾、出力抵抗的观念或意象,在聚精会神中就把这种意象移到石柱上,于是石柱

就仿佛耸立上腾,奋力抵抗了。利普斯的这种看法偏重移情作用的由我及物的一方面,唯心色彩较浓。

同属移情派而与利普斯对立的是谷鲁斯。他侧重移情作用的由物及我的一方面,用的是生理学

观点,认为移情作用是一种“内模仿”,他在他的名著《动物的游戏》里举过看跑马的例子:

一个人在看跑马,真正的模仿当然不能实现,他不但不肯放弃座位,而且有许多理由使他不能去跟

着马跑,所以只心领神会地模仿马的跑动,去享受这种内模仿所产生的快感。这就是一种最简单、最

基本、最纯粹的审美的观赏了。

他认为审美活动应该只有内在的模仿而不应有“货真价实”的模仿。如果运动的冲动过分强烈,

例如西欧一度有不少的少年因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模仿维特自杀,那就要破坏美感了。

正如中国过去传说有人看演曹操老奸巨猾的戏,就义愤填膺,提刀上台要把那位演曹操的角色杀掉,也

不能起美感一样。

我还记得50年代的美学讨论中攻击的靶子之一就是我的“唯心主义的”移情作用,现在趁这次重

新谈美的机会,就这个问题进行一番自我分析和检讨。我仍得坦白招认,我还是相信移情作用和内模

仿的。这是事实俱在,不容一笔抹杀。我还想到在1859年左右移情派祖师费肖尔的五卷本《美学》

刚出版不久,马克思就在百忙中把它读完而且做了笔记,足见马克思并没有把它一笔抹杀,最好进一步

就这方面进行一些研究再下结论。我凭对个人经验的分析,认识到这问题毕竟很复杂。在审美活动

中尽管我一向赞赏冷静旁观,有时还是一个分享者,例如我读《史记·刺客列传》叙述荆轲刺秦王那一

段,到“图穷而匕首见”时我真正为荆轲提心吊胆,接着到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时,

我确实从自己的筋肉活动上体验到“持”和“揕”的紧张局面。以下一系列动作我也都不是冷静地用眼

睛看到的,而是紧张地用筋肉感觉到的。我特别爱欣赏这段散文,大概这种强烈的筋肉感也起了作用,

因此,我相信美感中有筋肉感这个重要因素。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材料二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利普

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

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

美的人都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

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

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

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

我互赠、物我回还。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